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徐景藩
编号:140846
徐景藩疏肝调中治残胃炎
http://www.100md.com 2021年9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538期
     胃肿瘤、胃十二指肠溃疡经久不愈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患者,经胃次全切除术后,仍有约60%患者会出现残胃炎症(包括吻合口炎症)。残胃炎是由于术后残胃失去正常功能,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等易于反流入残胃腔内,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形成。此类患者临床常见胃脘疼痛、痞满作胀、嗳气吞酸、嘈杂、口苦、纳呆、消瘦等症状。国医大师徐景藩多年致力于探索研究残胃炎病机和治则治法,且在脾胃病诊疗方面经验独到,兹将其诊疗该病的临证经验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病机探究

    中虚邪伐为致病根本

    《难经》记载,胃有“横屈受水谷”“纡曲屈伸”的特点,徐景藩认为这一特点有利于食物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以便充分磨谷腐熟。本病患者术后残胃较正常胃明显缩小,形态亦明显改变,已非“横屈”“纡曲屈伸”之态。由于胃体已小,胃腑受纳、腐熟的饮食水谷减少,形态改变亦致食物在胃中或停留过短或滞留过长,均难以充分腐熟,以致精微化生不足,因而气虚血少。加之患者术前大多久病,脾胃素虚,术中难免失血伤气,致脾胃虚弱,生化亏乏,气血俱损,故邪气易侵犯机体。加之或有情志不遂、郁怒忧思、劳倦过度而伤脾;或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酒辛过度、进食过快或粗糙干硬而损胃;或因外感寒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