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148期
编号:126940
农村联合诊所创业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48期
    

    1952年7月成立的郭公庄联合诊所部分人员合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制定了卫生工作三大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1951年9月,北京市成立了中医进修学校,举办中医考试选拔人才,由优秀学员牵头在北京市内郊区农村成立“联合诊所”。这张老照片定格了郭公庄联合诊所的重要合伙人,其背后是一代中医人艰苦创业的故事。

    成立联合诊所的方法是牵头人选址、集资,招贤人员,参与者每人交50元开办费并筹备管理。中医进修学校的学员主动组织当地的个体户(即开诊所、开药铺者),个体户都有开业的设备,参加联合诊所都可派上用场,如此可以减少开办资金的投入。

    照片前排居中的是朱泽甫,后排左四是鞠宝华,二人既是中医进修学校的学员,又是全市中医考试及格者,中医学术水平较高。照片前排左一是高世卿,后排居中金长清、右一赵国贤都是当地的个体户,既有设备,临床经验又丰富。后排左一即笔者田惠中,时年20岁,刚刚走向临床,由鞠宝华推荐参加了联合诊所,是诊所的后生,既跟老大夫学艺,也主动帮老大夫值班,替老大夫到患者家出诊。

    人员和设备齐全后,在早已准备好的北京南郊区郭公庄村租用五间房,于1952年7月成立了郭公庄联合诊所。这个地区虽距城区只20多里路,但缺医少药,非常贫穷,还有人畜同居现象,对于无母乳的婴儿用面粉糊充饥。

    郭公庄联合诊所开业后特别忙,医生常常是下午一两点钟才能吃上午饭,有时甚至会拖到三四点钟。当时的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既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医生睡觉是在大炕上,一人一个被窝,一个炕上可睡四五个人。诊所开办后半年内所有人员除吃公饭外,每月每人只发15元钱,大家都无怨言。由于医务人员竭尽全力甘愿为患者解决痛苦,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北京市卫生局对郭公庄联合诊所非常重视,曾有市卫生局的栾志仁,其他诊所的刘渡舟、路志正前去慰问支持。1953年夏天,《健康报》记者到诊所采访,登文报道并刊登了照片。

    作为个体组织起的联合诊所,郭公庄联合诊所一切开支无人相助,都是自筹,还担负起当地的防疫工作,专门抽出一人与当地防疫站人员合作搞好防疫工作,并担负政府认可的贫穷人员的免费医疗,村政府开个介绍条到诊所即可免费看病。诊所一个月有一千多张免费条,政府给每张免费条补助0.4元。所长朱泽甫向大家解释,咱们既救济了穷人还为政府做了工作,工作量虽繁重,却是平凡中的伟大。

    如今,照片中的人员多已故去,回忆这段旧时光,依然能感受到当时创业的鼓舞与干劲。在奋斗中成就自我,奉献社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是经得住考验与回味的人生经历。(田惠中), http://www.100md.com(田惠中 北京儒丹苑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