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010
编号:13841823
高血压病人如何麻醉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幸福家庭》 202010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高血压除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给患者的手术麻醉带来一定的影响。麻醉科医生经常會遇到高血压患者的麻醉问题。手术前,医生要加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只有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正常范围内,才能极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据不完全统计,血压范围超过160/70mmHg的患者,死亡率要远远高于血压范围低于130/80mmHg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弹性蛋白的缺失、胶原改变以及钙沉积病变,造成收缩压上升、主动脉僵直。同时,迷走神经的反应及副交感神经控制也会有所影响。随着血压的升高,患者会出现心脏肥厚与瓣膜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会出现高血压现象,可以通过及时的降压治疗,保持术中水压平稳。

    影响术前麻醉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①硬化的心血管;②降低的β受体反应;③受损的心率神经反射控制。无论是静脉麻醉药物,还是挥发性麻醉药,都会抑制交感神经的传出,不仅减少了血管张力,同时也降低了心肌收缩力。

    

术前评估



    如果患者在术前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医生在决定手术的具体时间时应综合考虑高血压患者病症的紧急程度。在此基础上,医生通常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具体的评估项目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患者的病史或家族史,发现患者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相关病史;二是患者的社会史,比如患者有无吸烟酗酒的习惯,有无食用咖啡因等药品的行为;三是重视体检,主要检查眼底镜;四是对高血压容易损害的靶器官功能进行科学评价;五是加强对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危险性评估。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生术中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未诊断或未控制血压就直接开展手术活动。

    现阶段,高血压患者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将近半数的人不知道自身疾病,知晓率低于45%,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为85%,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研究表明,收缩压增高10mmHg与舒张压增高5mmHg,脑卒中的发生率会增加50%;相比收缩压120~130mmHg范围内患者,收缩压在140~159mmHg范围内的患者发生冠心病概率要高出一倍以上。

    

麻醉处理



    1.术前服用降压药,直至次日清晨。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直至手术当天的清晨。另外,医生要充分考虑长效缓释片对麻醉中血压的作用。针对高危病人的缺血现象,医生可以采取长效β1阻滞药,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的血压,还能极大程度地降低非心脏手术患者冠心病的发生概率,且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2.手术麻醉环境应保持安静,降低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气管内插管或喉镜检查过程很容易造成患者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医生要格外注意。针对有中风与心梗风险的患者,医生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静脉缓推利多卡因;②为了降低喉反射,防止喉痉挛,在插管过程中给予患者艾司洛尔;③为降低血流动力学反应,在插管过程中联合使用艾司洛尔与尼卡地平。

    3.麻醉过程对血压进行双向预防。阿片类和苯二氮卓类合并用药,可以抑制交感,但容易出现低血压,医生在使用药物时要谨慎。医生要加强对麻醉药的选择,比如吸入麻醉能有效避免高血压,而在维持过程中,尽量使用较低溶解度的麻醉药。如果在手术环节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医生对患者实施深度麻醉的同时,要给予镇痛药;当血压无法控制时,采取硝普钠静脉滴注的方式;如果高血压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采取艾司洛尔静注的方式。而全麻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控制血压。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医生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血压的双向控制,不仅防止高血压,还要加强对低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麻醉重难点在于防止手术过程中心率的波动以及血压的剧烈变化。这对麻醉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麻醉不仅要满足手术的需求,还要保证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平稳。因此,在患者麻醉过程中,医生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控制合理的用药剂量,并做好术中准备,为患者手术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绵阳富临医院;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绵阳富临医院), 百拇医药(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