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33
编号:13737052
大澳渔村:别样的香港印象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幸福家庭》 20133
     香港,一个令人惊艳、令人激动的现代化城市,摩天高楼,蓝天碧海。

    维多利亚港,满眼是碧波荡漾的蓝色海面。水面上,各种船只来来往往:集装箱船鸣笛起航,邮轮、游艇呼啸而过,渡船从早到晚穿梭于两岸之间。岸上,一幢幢锋锐的摩天大厦像密集的竹子一般,从山脚和山腰拔地而起。所有这些,构成了香港的时尚之美。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就像维多利亚港中这些往来穿梭的船舶,一百多年过去,香港改变了模样,改变了在你我心中的印象。然而她可以是文艺的,也可以是无厘头的;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是喧闹的;可以是缤纷的,也可以是黑白的;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伤感的,把自己融入其中,去发现她的每个细节,这就是来香港要做的事。

    在香港的某个角落,我邂逅了她的另一种美。那是一个叫大澳的地方,位于香港大屿山的西北端。漫步在大澳渔村木质的小桥上,看着往返的悠悠的小船和渔民……小村故事也很多。

    “香港威尼斯”,渔村真面貌

    大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渔村,仍保留了香港开埠初期那古朴的渔村面貌。这里有香港难得一见的水上棚屋,平实的土地无法给“蛋民”带来安全感,遂使他们在潮汐涨退的海床上以木材搭屋。此后,“蛋民”世代在水上棚屋聚居,延续至今。而棚屋也让大澳有了“香港威尼斯”的美名。

    从香港东涌出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大巴,终于来到了大屿山海边的大澳渔村。大澳村被一条河道分隔,河堤两旁是一百多年前由渔民搭建的棚屋。棚屋建筑在竖立于水面的木柱之上,户户相连,鳞次栉比。渔民多以舢舨出入,渔村的淳朴风貌历历可见。

    大澳曾是香港的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也是百年来渔盐业的重地。如今的大澳已没有驻军,只是一个保留着恬静闲适的小渔村。而从前村民以绳缆运作的“横水渡”(又称“绳桥”),也已被横跨在小河道上的新吊桥取代。然而,大澳渔村的水乡风情依旧洋溢,许多香港和外来的摄影发烧友远道而来,纷纷拍下这难得的遗产风光。

    一进渔村,我便来到大澳渔村水胡同里转转,这里最多的就是海鲜饭馆。大澳各饭馆选用地道新鲜食材,炮制出一道道精美小菜。饭馆虽不大,但菜单名却很诱人。如虾酱炒通菜、羌丝清蒸鱼、大澳咸鱼鸡粒炒饭、虾羔炒饭、虾酱蒸腩肉、香煎墨鱼饼等等,想想就滋味无穷,口水直流。

    满村的海味,尝鲜莫错过

    踏足大澳,自然会感受到浓烈的海的味道。在大澳街市,我一下子被热闹的气氛鼓动了起来。大澳街上商店林立,货摊夹道,售卖海鲜干货、水果、布织品和药材等土产,街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鱼和虾酱香气,溜达其中,乐趣无穷。

    闲逛之时,买了一些当地腌制的虾酱和咸鱼,体验了一下渔村独特的饮食风味。陪我的哥儿们“三T馒头”告诉我,这里的番茄汁很好喝,极力推荐我买几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让人大开眼界。

    临近中午,窄窄的小巷子里慢慢挤满了游客、食客和观光客,在这里购买水产品和品尝地道的海鲜,价格很便宜。只不过这里就餐的饭馆只收港币现金,不能刷卡,看来小渔村还没有与时俱进,需多准备些港币为上。

    大澳既是渔村,又以盐业产地而著名,所以最合宜的土产莫过于咸鱼、海味、虾羔、虾酱等,都是旅客必定选购的商品。这里还有很多地道小食,如“鸡屎腾”,其实是由一种同名的植物所做,口感像糯米糍,是名副其实的大澳独有。其他小吃还有茶果、凤凰山天葵茶、麦芽糖饼干、山水豆腐花等等,任君选择。

    海味,即生活味

    大澳街市街,一条很窄的小街,两辆自行车能勉强会车,小路两边都是老房子,右侧的房子就是建在水上的棚屋,每间棚屋里几乎都还有人家居住和生活。

    棚屋居民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好奇,我悄悄寻着门口进去。在棚屋间的每个小走廊,几乎都摆满了花盆,美丽的花草给路人带来了绿色好心情。在棚屋外,随处可见衣架上面飘扬的各色衣裤。除了衣物,晾得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鱼和虾。在一间稍大的阳台处,还有一批超大的牡蛎干在排排坐、晒太阳。棚屋内很简陋,简单的几样家电、灶台、桌椅,透过门缝便已知其中大概。在这里,海味即生活味。

    穿过村中吊桥,水乡味越发浓烈。为了观赏中华白海豚,许多游客都会选择前往大澳体验水乡之旅。在这里,只需数十元,便可租借小船。村民会驾驶小船,引领游客纵横水道,并往海中短途游览。

    我们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坐上小船,缓缓出发。这里能感受到香港最原始的水乡情怀,而在香港繁华中心是不曾有过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水上不时能看到渔民在各自忙碌着,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做着什么,但那应该就是水上生活吧。

    小船带着我们在棚屋间穿梭,慢慢驶离村中心。负责驾驶的村民告诉我,这里还可以欣赏当地的自然风貌。由于大澳位于咸淡水交界位置,附近有大量的红树林生长。同时,还吸引着不少沼潮蟹及弹涂鱼在附近生活,更有成群的白鹭在岸边嬉戏,这里的生态环境真的非常好。

    村内人文风情繁盛

    大澳虽不大,但村内庙宇林立,沿着大澳街市街走,可到达观音庙。观音庙至今已有80年历史,其建筑风格仿效北京颐和园。

    而在大澳街市街的尽头右转便是关帝庙。关帝庙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祀奉着代表“忠义”和“武略”的关圣帝君(即“关帝”或“关公”)。在现实生活中,关公最广为人知的是其忠孝节义,相传还能为其跟随者治邪驱鬼。庙内有关帝和刘备坐骑的雕像,神坛处又有华陀和财神的画像,还摆放了一个1739年铸造的铜钟。古庙屋顶缀以精致的陶制装饰,经修葺后更见庄严。与关帝庙相对的海湾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立于1902年,是大屿山现存的两块石碑之一。前大澳警署则是两层高的西式建筑,建于1902年,耸立在大澳小轮码头旁边的小山丘上,是新界区最早期建成的警署之一。

    逛完了大澳的棚户人家和海鲜街市,也领略了渔村的人文风情,我们沿着海边长廊来到“番鬼塘”,这是水边上的一条弯曲的小街,10分钟就能从一头走到另外一头,但街上分布着不少小饭店,每家都很有特色,其中有一家叫“东方小祗园”最为有名,进去一看,里面好多年轻的背包客在欢声笑语,大谈各自的旅行故事。

    大澳渔村走到头是一汪潭水,三面环山,风景秀丽,可以欣赏海上风光。此潭因该处水面有土丘突起形如一粒宝珠,故名宝珠潭。三面分别是虎山、狮山和象山,这里有大澳香火最鼎盛的庙宇杨侯古庙,建于1699年,被大澳村民认为是风水极佳之地。庙内安放着一个古老大钟,铸于清康熙38年(1699年)。杨侯古庙主祀侯王,侯王全名杨亮节,是晚宋时期(约1270年)的一位地方官员,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宋帝昺逃难至香港时,侯王曾竭力护主,忠义可嘉。

    大澳渔村不是很大,不到半天就逛完了。相对于繁华拥挤的香港和九龙,这里真的可以算作是世外桃源。走之前,选了一家热闹的海鲜馆,后院几张桌子一直摆放到河边,干净而清静。慢慢回想走过的风景,吃着海鲜,大澳曾在很多香港电影中出现过,但自己亲身走过,才解己馋,知其味。

    旅游攻略

    交通:可于香港中环6号码头(港铁香港站E1出口,穿过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乘渡轮直达梅窝,到达后再转乘1号线大屿山巴士往大澳巴士总站。或在港铁东涌站,于东涌市中心转乘11号线新大屿山巴士往大澳巴士总站。

    特产:咸鱼、海味、虾羔、虾酱等。

    注意:不接受银行卡交易,需用港币结算。

    (摘自《风景名胜》), 百拇医药(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