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31
编号:13740794
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那一滴眼泪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幸福家庭》 20131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仙女住在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脚下。一天,一个翩翩少年路过,看见了仙女,便如痴如醉。上帝对少年说:“如果你愿意变成一座山,常年经受不化积雪的严寒,我就让你永远陪伴她。”为了爱,少年选择接受条件。但在变成山之前,少年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这滴眼泪化作了山脚下的湖水。冬天,山顶上依然有积雪,山下是宁静的冰湖。

    不知过了几百年还是几千年,也有一对恋人,一起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听完这个故事,男主人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决定与情人米娜相爱的那一刻,就注定会流尽最后一滴眼泪,而妻子玛莎的心将会变得千年不化的冰山般寒冷。

    1882年,他同时爱上了两个少女,一个是姐姐玛莎,一个是妹妹米娜;一个是教会工作人员,一个是维也纳的音乐教师。

    热情开朗的玛莎对他一见钟情,并很快展开了攻势,而米娜此时正是一位英俊帅气、气度不凡的青年伯爵的未婚妻,而当时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神经科医生。
, http://www.100md.com
    自卑的他经常在一棵梧桐树下愣愣出神,最后,他在这棵树上刻下了这样的诗:“如果不能做你的天空,给你整个世界的爱,那么让我做一轮月亮,在想念你的晚上可以用一帘月光轻抚你的脸庞。献给最爱的M·B(米娜·伯奈斯名字的缩写)”。

    从那一天起,25岁的他决定忘记米娜,接受玛莎的爱情,而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那棵梧桐树。

    玛莎1861年生于一个犹太望族家庭,母亲是虔诚的教徒,1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从那时起,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玛莎找一个有共同信仰、能让她过上舒适生活的丈夫,她绝对不能接受一个贫穷的犹太羊毛商的儿子,何况他既没有体面的工作,也不属于上层社会,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无神论者。对于这些玛莎毫不在意,受到母亲的阻止后,他们只好秘密行动,认识三个月后,她偷偷地和他订了婚。

    母亲发现女儿一意孤行,就带她离开维也纳,来到汉堡郊外的万茨贝克。分离的日子,玛莎将一腔热情都倾注在笔端,每天写两三封信,但他总是对浪漫的爱情没有信心,时常猜疑,他会在回信中提醒玛莎不要和哪些人多说话,不要和哪些人交朋友,这时玛莎就会耐心地在事业上鼓励他,在爱情中给他信心。
, 百拇医药
    四年后,他开了私人诊所,两人终于举行了简单的犹太式婚礼,但在婚姻生活中,宗教仍然是一个禁忌,但很快他们有了孩子。

    生活本来可以这样幸福地过着,可偏偏总会出现意外。

    一个冬天的夜晚,传来米娜家忽然着火的消息。米娜由于热浪灼伤了双眼,而一直保护她的丈夫伊凡由于伤势过重,很快去世了,这让他百感交集。不过伊凡的去世带给米娜的除了所有财产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失去了丈夫的米娜再也没有绽放过笑容。

    玛莎不忍心看到妹妹如此伤心,就把妹妹接到家里来,他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矛盾中,对米娜的爱又开始折磨着他的心。

    他的精心呵护、爱情表白,也让受伤的米娜感到温暖,当他拉起她的手来到当年那棵梧桐树下看当年那首诗的时候,她再也不能抑制心中的感情。

    三天后,他带着米娜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和妻子”登记住在马洛亚旅馆的11号房间。
, http://www.100md.com
    私奔的第一天,他带着对妻子的内疚给家里打了电话,和玛莎把事情说完后,潸然泪下,转身发现米娜怔怔地坐在床边,电话那端最后一句话是“我等你回家”,这一夜两人相拥无眠;第二天,两人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站在冰湖上,听到了那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第三天,回到旅馆,他忍不住再次给家里打了电话,电话只响了一声,便传来一句清脆的童声:“是爸爸吗?妈妈割腕差点就死了,你早点回家好不好?”

    得知玛莎自杀未遂,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他痛哭流涕。米娜转身离开马洛亚旅馆1l号房间。在出门的那一瞬间,米娜轻轻说了句:“我永远爱你。只是从此以后,这份永恒的爱只会埋藏在心里,沉入阿尔卑斯山冰湖湖底。”

    他两天后回到家,玛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了他一个长长的拥抱。

    他开始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教育子女和生活的重担落到了玛莎一个人身上,八年时间里玛莎先后生了六个孩子。
, 百拇医药
    他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心理的理论。1900年,《梦的解析》一书发表,这本书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他最伟大的成就,可在当时书出版后的八年时间只卖出600本;1905年出版《性学三论》,在书中表达了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让他招致世人的唾弃、嘲讽,他被看作是一个满脑子淫诲念头而邪恶下流的人。

    夫妻俩达成协议,玛莎从不干涉他的工作,在别人都不理解他的时候,她在一旁替他流泪,照顾着他的起居,鼓励他继续写作,为他感到自豪,虽然在有着虔诚信仰的玛莎看来,他的研究也是不道德的,但她仍和他一起扛着流言蜚语,从不抱怨。

    他宣称自己通过自我精神分析能解除精神烦恼,可他一辈子都在遭受某类精神症状的痛苦,其中包括偏头疼、尿道及大肠问题;在极度压抑时,时常晕倒,可对雪茄还是病态的痴迷,一天要抽20根,直到因此得了口腔癌。

    1933年纳粹执政,在柏林公开烧毁他的著作,女儿被捕,亲人们也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这时,玛莎表现得出奇的镇静,她求人把已经做过33次癌症手术、死也不肯离开家乡维也纳的丈夫偷偷送到了伦敦,当时已经77岁的她也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并照顾他的生活。
, http://www.100md.com
    1939年9月,他又一次倒下了,这一次再也不能做手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决定自己结束生命,因为当时他的状况是:他们最宠爱的小狗都因为他的口臭而远远地跑开。他请求医生给他注射大剂量吗啡,并求医生不要告诉玛莎,只通知女儿安娜,因为他知道,她不能接受一天没有他的日子。

    他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939年9月23日早晨,弗洛伊德静静地离开了。晚上,玛莎点燃了蜡烛,这是她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宗教活动。

    1951年11月2日,玛莎也安静地离开了,享年90岁。和弗洛伊德一样,她的尸体被火化,两人的骨灰合葬在一起。

    阿尔卑斯山和冰湖本是少年和那最后一滴眼泪,爱让他们分离,但也是爱让他们永远相依。

    (摘自《东方女性》), 百拇医药(真水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