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219073
孙尔维:SLE发病溯源,抓好炎症治疗=成功一半?(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0期
     2014年10月外院检验,血沉检查(ESR)110mm/h,尿蛋白(2+),C3:0.18g/L,C4:0.02g/L,免疫球蛋白lgM :1.37g/L,免疫球蛋白lgG: 22.46g/L,白蛋白:20.3g/L,抗dsDNA、ANA、AHA、AnuA、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入我院急查血常规:红细胞1.91×1012L,血红蛋白56g/L。

    ESR:35mm/h,24h尿蛋白定量:1420.16mg;白蛋白:25.5g/L。BNP:6411pg/ml。D-二聚体:3000μg/L,纤维蛋白原含量:1.67g/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134.9%。自身抗体谱:抗ANA(阳性1:160均质型)、dsDNA(+)、AHA(+)、AnuA(+),抗人球蛋白抗体(lgG)4+,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弱阳性。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腹部彩超显示肝脏形态饱满,腹腔少量积液。心脏彩超显示主动脉瓣、三尖瓣轻度返流及大量心包积液。胸部CT显示心包积液、心腔及大血管密度减低,提示贫血表现;双侧胸腔积液;双肺所见,狼疮性肺炎与肺部感染鉴别;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脾大,广泛皮下水肿。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SLE-DAI评分24(重度活动)。治疗方案:甲强龙(160mg,静滴qd)3天,CsA (25mg早,50mg 晚),HCQ(0.1g,bid),Etanercept(25mg,皮下,qw),乐松30mg/bid,白蛋白(12.5g,靜滴,qd),人免疫球蛋白(10g,静滴,qd),余利尿降压,护肝护胃,抗凝治疗。治疗后一个月,患者心包积液减少,患者无发热,无皮疹,肢体肿胀消退,带药出院。
, http://www.100md.com
    出院后药物剂量:乐松60mg/tid,Pred 20mg/qd,MMF25mg/qd,CsA 50mg/bid,Etanercept 25mg/qw,24h时,尿蛋白1400mg;2个月时尿蛋白下降至400mg,Pred减至5mg/qd,CsA减至25mg/bid,其余不变。5个月时停药,尿蛋白升至2000mg,再次到医院求诊,乐松60mg/tid,HCQ0.1g/qd,Pred25mg/qd,CsA50mg/bid,Etanercept25mg/qw。8个月至21个月时,Pred逐渐减至5mg/qd,其余不变,蛋白尿从600mg持续下降,最低下降至70mg。21个月后,患者自行减药,尿蛋白逐渐上升,飙升至4000mg。研究得出的第二个结论,TNF-αblocker(Etanercept)联合免疫抑制剂对SLE有效,可见抗炎联合免疫抑制是治疗SLE的重要手段。

    由此例我们应该思考,免疫病能治好吗?不少患有风湿免疫病的患者,对长期服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要疼痛一消失,症状一好转,就不再复诊或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疾病复发、加重,甚至难以治疗,等到复发时才来就诊。疾病再次复发时很可能比初始的时候症状更重,医生可能会加大药物控制症状。但是,不少患者反复发作时总是仅满足于止痛治疗,只要不痛了,没有症状,又不吃药了。如此反复,发作就会越来越频繁,受累的器官越来越多,病情就会越来越重,医生不得不用很大剂量的药物才能控制病情,但药物的副作用随之增加,医生往往不得不在药物的作用效果与副作用之间反复权衡。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最后真成为不治之症。
, 百拇医药
    有些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求诊,病情仍反复复发,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丧失治疗信心,有些患者甚至拒不治疗。其实,风湿免疫病起病后,不管症状是轻还是重,按现有医疗水平,医生对90%以上的患者都有办法控制病情。关键是控制病情后,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不自行减药或停药。有些患者担心副作用,虽然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之下,定期复查,不需要过分担心副作用。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没有写明副作用的药物,患者误以为就没有副作用了,长期服用伤肝伤肾还不自知。如果能按照专科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持之以恒,即使有受凉、劳累尤其是长期不睡觉的加班、暴晒太阳等诱因导致疾病的再次复发,由于有药物的控制,病情也不会太重,医生也是容易控制的。由于药物的长期控制作用,疾病的症状逐渐消失,没有器官的受累或受累程度小,药物剂量减低了,副作用就没有了,就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环孢素浓度与尿蛋白的关系如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抑制剂种类繁多,环孢素是其中一个被誉为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石”和“金标准”的药物,其免疫抑制有效、副作用小。孙尔维教授团队通过对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PRO)和环孢素浓度监测结果显示,环孢素浓度与尿蛋白水平相关,当环孢素浓度<30ng/ml,患者尿蛋白水平达到4279.24mg/d。
, 百拇医药
    羟氯喹(HCQ):自身免疫病治疗的抗炎作用

    孙尔维教授团队开展的第三项研究是观察羟氯喹(HCQ)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发挥的抗炎作用。羟氯喹(HCQ)是一个经典的免疫抑制剂,较少的副作用,发挥保护作用,减轻肾损害,改善脂质代谢,降低糖尿病风险。他们团队通过体外试验得出几个结论:一是HCQ特异性阻断TLR9介导的DCs活化,特异性抑制DCs表面TLR9的表达,抑制CpG诱导的TNF-α、IL-1β及IL-6分泌,抑制CpG诱导的DCs的成熟。HCQ通过减少CCL21分泌,下调CCR7、CXCR4及L-selectin表达,进而抑制CpG诱导的DCs的成熟与迁移。

    结论二是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抑制DCs成熟或迁移能有效阻止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进展。HCQ能降低CIA小鼠血浆中的TNF-α、IL-1β、IL-6及CCL21水平,能降低CIA小鼠发病率、减少关节肿胀及滑膜增生。

    结论三是HCQ不仅能通过抑制DCs的成熟及迁移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及IL-6分泌,控制炎症反应,进而延缓CIA进展。提示HCQ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同样具有抗炎作用。因此HCQ是一个安全有效、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同时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双重作用的重要药物。, 百拇医药(苏暄)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