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7期
编号:13221572
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择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体征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与对照组72.9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纵横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征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满意,可缩短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有利于病情快速缓解,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脾清热散结汤;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69-03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原因多为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的血行感染等,部分由寄生虫病、肠道炎症引起。该病在回肠末端常发,病症为淋巴结表现多发性充血且肿大,患者腹腔内含有少量炎性渗液。在镜下可见该病患者淋巴窦扩张,淋巴窦中有通过小血管而进入的吞噬细菌、中性粒细胞,这导致部分白细胞发生变性崩溃,形成变性的物质或细胞碎片,失去原有功能。西医治疗该症主要通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时患儿病情得以缓解,但西医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较差,疗效并不理想。本研究为探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最佳治疗方案,加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择74例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7岁,平均.(3-2±1.1)岁,病程1~4周,平均(2 02±0.23)周。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1~7岁,平均(3.2±1.3)岁,病程1-4周,平均(2.13±0.28)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3)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2)外科急腹症患儿;(3)肠系膜其他疾病患儿;(4)不同意随访者;(5)病例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替唑(哈药集团制药总厂,H20020592),50mg,(kg·d),靜脉滴注;利巴韦林(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9993817,10mg/(kg·d),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儿具体症状,给予止吐、解痉、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于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方药:太子参12g,白术10g,鸡内金10g,贝母6g,法半夏4g,陈皮6g,枳壳10g,玄胡6g,夏枯草4g,金银花4g,黄芩6g,苏梗6g。如腹痛较重加木香、白芍、甘草;如有恶寒发热加柴胡、荆芥等。以水煎至400mL,每日1剂,水煎服,午饭、晚饭后口服。5d为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文献对疗效予以判断,治愈:患儿经治疗后血常规检测各指标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部高频彩超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显效: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得以改善,血常规检测各项指标正常,腹部压痛明显减少,腹部高频彩超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或与治疗前相比肿大淋巴结减少或减小,淋巴结内部血供明显减少;无效:患儿病情无变化甚至加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d对两组患儿行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纵横比等参数,并记录患儿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51.35%(19/37),有效40.54%(15/37),无效8.11%(3/37);对照组疗显效40.54%(15/37),有效34.43%(12/37),无效27.03%(10/3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9%、72.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3,P<0.05)。

    2.2两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纵横比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纵横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体征恢复正常所用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小儿腹痛主要病因,对患儿健康及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需及时予以诊治。现代医学中对于该病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原进行抗炎、抗病毒,同时针对发热、腹痛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但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起效慢、疗程长,且腹痛易反复,淋巴结肿大改善不明显。

    中医学中将肠系膜淋巴结炎归为“腹痛”范畴,有医家提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机主要为湿热蕴结、毒壅气滞。脾胃功能失调是引起该症主要病因,小儿脾常不足,易聚湿生痰,痰气交阻,导致热毒瘀结。因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当以健脾益气、清热散结为主。本研究采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方中太子参、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效,鸡内金能通淋化石,健脾消食,陈皮能健脾理气、枳壳消积健脾,可辅助太子参与白术起理气散结,健脾消积之效;半夏能散肿消结,泻火清热,玄胡可行气止痛,夏枯草、金银花与黄芩能清热解毒,除湿泻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之功。以上诸药共奏,可起到健脾益气、散结消肿、清热解毒之效。

    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术具有改善胃肠平滑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太子参含有太子参多糖,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流状态的作用;夏枯草及金银花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及抗病原微生物,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而达到抗内毒素、抗炎作用。已经证实,鸡内金可推动人体胃肠蠕动,且作用持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具有显著治疗价值;枳壳能增强肠平滑肌收缩,也能增加局部血流量;陈皮可直接作用于消化系统,产生抗炎、排空肠管内积气的作用。由此可见,上述诸药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能起到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炎作用,也能改善胃肠平滑肌功能,从而促进病情快速康复。

    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接受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能增强疗效,与西医治疗能起到相互协同作用,加速药效发挥,缩短病情改善时间。

    综上所述,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与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显著增强疗效,缩短起效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未对患儿不良反应等指标予以观察,且样本量较小,结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收稿日期:2017-05-05), 百拇医药(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