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66489
儿童医联体的安徽模式:基层强、分级诊疗不再遥远(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
     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自发开展的中国儿科资源调查,覆盖了全国32省14120家各级医疗单位(含民营医院)儿科。中期报告中14省儿科医疗机构调查情况显示,儿科年门急诊量达2.5亿人次,集中在综合性医院(42%),基层医疗机构占35%,儿童专科医院9%。妇幼保健院占13%,妇幼保健所占1%。14省共有专职儿科医师58582人,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医师占主体(46%);近3年儿科医师流失率高达总体的11%(6531名),基层医院儿科医师流失率最高,达32%。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整合儿科医疗资源,留住儿科人才,为儿童健康护航成为现实急需。作为安徽医改的一个缩影,合理配置儿科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安徽儿童医联体模式对全国或具有样板意义。

    在我国,儿科发展的天平已严重倾斜。天平的一端是儿童在亿万家庭中的“重”——儿童健康牵系全家人的神经,天平的另一端则是儿科医生的“轻”——儿科不受重视、待遇不高、培养机制缺失、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且流失严重。这一现实老话题,在院士、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多番呼吁后,却始终未能破解。如今,安徽省儿童医联体为我们作了一条可行路径的探查。
, 百拇医药
    谈到为什么要建立儿童医联体,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管委会主任、安徽省儿童医院院长金玉莲表示,“儿科医师荒”正全面困扰着发展中的中国,在安徽省尤为突出。0.35名儿科医师/千儿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3名儿科医师/千儿童。“全面二孩”放开后,安徽省4年内预计会多出生近90万新生儿,而儿科的现状不容乐观——儿童医疗资源呈现“三少”,即床位少、医生少、专科医院少;儿科医护人员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高精尖技术人才缺乏,科研实力弱;市县级医院儿科救治能力较弱,基层儿科医疗机构儿童救治水平薄弱,对危重患儿急诊急救经验不足;儿童急救转运体系亟待加强,基层儿童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尚未完善。

    而在6年前的2011年,安徽省儿童医院即开始了一趟创新之旅,以创建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为起点,主动承担了提高全省儿科医疗整体质量,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重担。在金玉莲院长的医改理念中,構建分级诊疗网络,才是解决全省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痼疾”的终极解药。

    四大创新工程为医联体“搭桥铺路”
, http://www.100md.com
    10年前,安徽省儿童医院的流动资金只有200万元,负债却高达3000多万元,病房里空荡荡的,很多家长只是带孩子来看看感冒、发烧、腹泻,稍有疑难,便直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2007年4月,在院长金玉莲的带领下,安徽省儿童医院确立了清晰的发展思路,业务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不但省内患儿就诊量激增,甚至还有江苏、山东、河南等地赶来的患儿。2014年门急诊量达到90.95万人次,年住院人次5.3万人次。但在自身快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金玉莲院长并没有停下改革探索的步伐,而是胸怀全省,面向全国,顺应医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团结和带领全省儿科同道一起抱团发展,并为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牵头成立的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不仅是安徽医改的特色,也成为其他省份同行学习的标杆。

    自2011年开始,安徽省儿童医院即围绕着提高全省儿科诊疗质量的中心,实施“国内首家省级儿童医疗协会”等四大创新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安徽省儿童医联体,不仅受到了政府的高度肯定,也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http://www.100md.com
    创新之一: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儿童医疗协会

    2011年9月18日,金玉莲院长携手省内儿科同仁,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儿童医疗协会——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系全国儿童医疗领域的首家协会,目前也是仅有的一家。安徽省现有儿童2000万人,仅有一所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全省的患儿蜂拥而至,儿科日门诊量高峰期突破3000,其中很多都是多发病、常见病,完全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治疗。在金玉莲院长看来,一家三甲儿科医院不具备向基层儿科医院进行业务指导的职能,而成立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树立“全省儿科是一家”的理念,就可以建立一个上下联动、合理、高效的全省儿科诊疗体系,解决“两头难”的问题——基层儿科不受信任,三甲医院儿科疲于应对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她要搭建一个以省级儿童医院为龙头,市县综合医院儿科为枢纽,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网底,覆盖全省、可持续发展的儿童医疗救治网络体系,为全省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筑多层防护屏障。

    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成立后,相继成立了骨科、护理、检验、新生儿、感染、心胸、微创外科、儿童保健专业等15个儿科专业委员会,对全省儿科医师不断开展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比如,已完成对中西部地区儿科医师3500人次的培训。同时,还编写了很多专业书籍指导临床实践。金玉莲主编的《儿科疑难病例精选》《实用育儿百科》分别荣获第24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和2015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目前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在全国仍是“唯一”,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初期开展工作较难,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1月,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获颁民政部5A级社会组织称号(最高等级)。
, http://www.100md.com
    创新之二:成立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国内首家儿童120)——移动的PICU

    以往120急救车由于未设有儿童呼吸机和监护器等设备,患儿急救转运效率不高,为院内急救带来很大的麻烦;还有很多患儿由于病情变化过快,往往在转运途中便告不治。针对这一情况,安徽省儿童医院通过整合儿科资源,建立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布局合理、快捷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为疑难、急危重症患儿争取了黄金抢救时间。2013年5月18日,挂牌成立了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填补安徽没有儿童急救体系和专业儿科急救队伍的历史,安徽患儿从此有了自己的“120”。4辆备有儿童专用呼吸机、监护仪(达到新生儿转运设备技术参数)、移动远程会诊系统的急救转运车高效运转,所有转运人员均为年富力强、中级职称以上、受过严格的PICU培训、责任感最强、业务综合素质最高的专业队伍,确保危重患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有效的急救处理,为后期的成功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http://www.100md.com(苏暄 王筠)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