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67530
用数据告诉你,股骨颈骨折综合评判及处理的最佳选择(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3期
     “与常规骨折相比较,股骨颈骨折没有明显的骨坏死及相应的清除过程,没有发现明显的血肿形成、大范围的炎症反应、软骨内成骨现象和外骨痂形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最新策略。

    姜保国教授指出,常规骨折愈合模式一般包括血肿形成期、炎症期、骨痂形成期和骨改建期的“四期”,临床医生多年来一直遵循这一常规,没有人提出过质疑。其实,当遇到包括股骨颈骨折在内的骨端骨折时,应该重新考虑其愈合是否也要经过这四个阶段。“我们完成了一个骨端骨折的动物模型实验,发现骨端骨折的愈合模式与骨干骨折完全不同,具有5个特点:一是没有明显的骨坏死及相应的清除过程;二是没有发现明显的血肿形成;三是没有发现大范围的炎症反应;四是没有发现明显的软骨内成骨现象;五是没有发现明显的外骨痂形成。我们对骨端骨折的愈合提出了新研究机制,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瑞士的骨科杂志上。这一机制未来将在临床上指导对骨折患者的复位内固定治疗,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和下地活动。”

    股骨颈骨折备受重视是因为它会造成整个人体运动功能障碍;另外,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还容易带来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果,也是多年来开展股骨颈骨折研究的原因之一。股骨头血供来自于4个动脉: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骺外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