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12期
编号:1286958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抢救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3例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HR、呼吸、PaC02、TEL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a02、PH值、LVEF、Sv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缺氧症状,血气指标及心功能。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度急性左心衰;Ⅱ型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8;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79-03

    重度急性左心衰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常伴发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具有病情凶险、临床症状重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缺氧症状,但疗效欠佳,部分患者仍需呼吸机辅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CO潴留及心功能。我院对33例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5~72岁,平均(64.7±8.1)岁,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脏病10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其他5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6~75岁,平均(66.1±9.4)岁,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脏病11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其他5例。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及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排除肝、肾或其他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休克未控制,恶性肿瘤,严重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免疫性疾病及长期应用激素等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强心、利尿、扩管、解痉、平喘、祛痰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应用Sav Ina呼吸机,设定c pap给氧模式,将PSV设为10cmH,O,PEEP初始设为8~12cm H2O,随后逐渐增加2cmH2O,呼吸频率设为15~20次/min;观察组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Say Ina呼吸机,设定Bipap给氧模式,将PSV设为12cmHO,PEEP初始设为10~14cmH2O,随后逐渐增加,但不能超过15cm H2O,呼吸频率设为15~20次/min。持续至临床症状缓解。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12h内,采集患者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后行超声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作功指数(TEI)等心功能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HR及呼吸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HR及呼吸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PH值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PH值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SV、TEL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较治疗前升高,TEL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左心衰时,患者左心功能严重受损,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入肺组织,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气体弥散功能、肺组织顺应性及通气/换气功能降低,最终引起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肺部循环阻力升高引起的左心后负荷增加,又可加重左心衰竭,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情危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改善患者低氧血症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预后的关键。

    传统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手段,如持续正压通气等需行气管插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导致心脏骤停、呼吸系统炎症等并发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需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便、患者耐受性高、感染率低及可重复利用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其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可能机制分析如下:(1)使肺泡内压力、肺间质静水压及胸内压增高,使塌陷的肺泡扩张,改善肺组织液渗出状况,肺、肺间质水肿及肺组织顺应性,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肺负荷,使PaO2增加,改善患者心脏及其他脏器的供氧情况。(2)减少呼吸机的耗氧量,缓解其负荷,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纠正呼吸衰竭状态。

    本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R、呼吸、PaCO2、PaO2、PH值、LVEF、SV、TEL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低氧血症,肺通气及左心功能。, 百拇医药(赖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