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796831
老年人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诊治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
     2 结果

    分别给与吸氧、抗炎及止咳、平喘或抗血小板、扩冠、降血压、降糖、抗心律失常及活血化瘀、营养支持等等治疗10余天以上,但本组患者2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13例甚至有加重趋势。其中6例因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量较多而发展成急性左心衰。部分患者分别加查BNP在1200~4800pg/mL之间,心脏彩超结果:19例报告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11例患者心脏射血分数LVEF<0.5,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5例患者有少量心包积液,8例有肺动脉高压。后按心力衰竭分别给予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以及ACEI(或ARB)、以及降血压等治疗,11例应用β受体拮抗剂,9例应用米力农,5例应用左西孟旦,7例应用多巴胺治疗。1例心肌梗死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年龄大家属不同意溶栓及PCI治疗),同时配合基础病因等综合治疗。25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10例咳嗽喘憋症状较前改善,部分相关辅助检查指标改善,如:BNP值下降,胸腔心包积液减少或消失。死亡3例,是有3~4种以上重要基础疾病患者。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重要的病死原因。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与心脏左心室功能的退行性变及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疾病因素的累加效应有关。并且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变,在老年患者中常得不到积极治疗,这些原因最终导致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率高,治疗困难,临床有效治愈率降低。由于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差和心脏疾病相对较重,对中青年患者无关紧要的负荷,就可使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诱因在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中所起的作用比中青年患者更为重要[3-5]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