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25967
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及药敏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周纳禧 林联铎 龙兆麟 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统计以了解我院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学分布以及耐药性等特点,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指导,并据此提出干预对策,促进创面愈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51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烧伤合并感染的创面分泌物阳性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 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菌515株,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115株,占22.33%,随之是肺炎杆菌70株,占13.59%,大肠杆菌处于第3位,共60株,占11.65%。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等敏感率较高。 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应早期介入治疗,定期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方向。

    [关键词] 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47-03

    烧伤创面感染是引起患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1],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使皮肤黏膜屏障的功能降低甚至消失,形成了大面积创面。烧伤影响组织毛细血管功能,形成并加重缺氧血症,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增加了创面感染的风险。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1/3以上时,创面感染则成为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抗生素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烧伤创面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去除坏死组织的同时增加新生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病情恢复。但是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也随着产生改变,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依据,回顾统计分析了近几年我院送检的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病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10例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