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8463
我院2009~2013年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范高路?刘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DDDs主要用来反应药物动态和用药结构的变化,其大小可以反应药品使用频率的高低。DDDs =某药的年销售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大。化学名相同而规格不同的药品,分别计算其销售量,最后求和得到该药的总销售量。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因 DDD 值不同,需分别计算 DDDs,所得 DDDs 相加,即为该药的总 DDDs。日均药费(DDC)= 药品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3]。

    1.2.2 计算日均费用(DDC) DDC=药品的总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值,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物的平均日费用。通过比较DDC和DDDs排序,可选出性价比较高的口服降糖药。

    1.2.3 计算排序比 排序比=用药金额排序序号/DDDs排序序号,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是否同步。二者越接近1,说明其同步性较好,反之则较差。

    2 结果

    2.1 2009~2013年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及排序

    2009~201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总金额呈逐年呈明显增长趋势,磺酰脲类和胰岛素增敏药的销售金额位居前2位。口服降糖药中,罗格列酮5年来以高销售额位居第1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其销售金额排名分别从2009年的第8位和第5位上升至2013年第2位和第3位;格列美脲片销售金额2009~2011年位于第3位,2012~2013年降至第6位。5年来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及排序,详见表1~2。

    2.2 2009~2013年口服降糖药DDDs 排序及其 DDC

    口服降糖药中二甲双胍的DDDs在2009~2013年连续5年位居第1位;格列美脲的DDDs稳居前3位,罗格列酮的DDDs排名较为稳定,近两年DDDs呈增加趋势,至2013年位居第2位。从DDC来看,日均费用最低的是二甲双胍。各口服降糖药的DDDs、DDDs排序及DDC,详见表3。

    2.3 2009~2013年口服降糖药排序比

    排序比反映了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是否同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