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508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4期
     3.2 手术技术原因

    手术操作不当,损伤血管内膜,或者在进行吻合时血管对位不好,或者术后包扎压迫过紧等。

    3.3 血液黏稠度增加

    高龄、高血脂、营养不良等,均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起血流减慢,内瘘狭窄或闭塞。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引起血红蛋白上升,血球压积增大,也易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

    3.4 动静脉内瘘使用过早、时间过长

    当内瘘还未成熟时,血管壁易发生损害,启动凝血系统,从而产生血栓,加之血管薄,血管壁穿刺时容易撕裂,影响动静脉内瘘的的正常发育,造成寿命缩短;另外,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移位至内膜,引起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通路丧失功能[4]。

    3.5 超滤量过多

    透析过程中超滤量过多,减少血液循环容量,使周围血管发生收缩,易引起吻合口阻塞[5]。

    3.6 护理不当

    透析后压迫时间过长、过紧,或术后术侧肢体缺乏恢复锻炼,可致动静脉内瘘发生阻塞。

    4 预防对策

    4.1 原发病的积极治疗

    控制血压、降低血糖、避免脱水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