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5055
《伤寒论》方在儿科肺系疾病中应用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4期
     2 咳嗽

    咳嗽病证以咳嗽为主要突出症状。小儿时期,许多外感,内伤疾病及传染病都可兼见咳嗽症状,若咳嗽不是其突出主证时,则不属于本病证。

    2.1 竹叶石膏汤

    张广梅[9]认为小儿肺常不足,易寒易热,受邪后易从热化,可从阳明论治。其治疗4岁小儿久咳,素体易感,屡服中成药及抗生素,已逾半年,时有阵咳,无痰,诸药无效,拍片无异常,夜间少量汗出,纳食睡眠均可,舌尖偏红,少苔,脉细滑数,辨为邪热久羁,肺失肃降。用竹叶石膏汤(清热益气生津,恢复通降)法:竹叶10g,党参10g,石膏20g,麦冬12g,半夏8g,桑叶6g,甘草6g,粳米1把。2剂而愈。

    2.2 小柴胡汤

    柳树英等[10]根据中医阴阳学说,认为夜咳(亥子丑时)邪位于半表半里,临证时以少阳为切入点,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夜间咳嗽50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张玲[11]治疗12岁小儿顽固性咳嗽,症见:咳嗽1月余,喉中有痰,痰黏难以咯出,咽痒,无发热、恶寒,纳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辨证属肝气不疏,痰热内蕴,方用小柴胡汤加减,6剂而愈。

    2.3 小青龙汤

    本方有温肺化饮、解表散寒之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