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9期
编号:13176711
手足口病治疗新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9期
     [摘要]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然而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已有多次手足口病的大流行报道,并伴随较高的致死率。该病通常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值得关注的是,肠道病毒71感染者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及致死率较柯萨奇病毒A16感染者高。本研究针对国内外有关手足口病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手足口病;治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2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9-38-03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以科萨奇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多见。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多见于婴幼儿[1],年长儿及成人也偶有发病。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个别患者症状较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心脏损害(如心肌炎)等并发症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