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2期
编号:13183952
小儿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45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盛红玲 张秋业
第1页

    参见附件。

     1.3.4 特殊检查结果 28例患儿行腹部B超检查,10例有肝脏和(或)脾肿大,3例腹腔淋巴结肿大;21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13例呈增生性骨髓象,1例呈感染性骨髓象,3例增生减低;5例行心电图及心动地形图检查,1例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3.5 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患儿均行淋巴结切除活检,镜下可见多量淋巴细胞与组织细胞呈凝固性坏死并伴大量核碎片,病理学检查符合SNL表现[2-3]。见图1。

    图1  淋巴结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10×10)

    1.4 诊断、治疗

    1.4.1 诊断 本病误诊率较高[4-5],院外拟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例,颈淋巴结炎9例,淋巴瘤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来院后初诊为SNL 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颈淋巴结炎1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全身型类风湿2例,霍奇金病1例,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1例,川崎病1例;最终45例患儿均被确诊为SNL。其中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合并支气管炎,2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例合并病毒性脑膜炎,1例合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4.2 治疗 患儿均曾连续或间断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28±14) d,无明显效果。33例确诊后给予泼尼松0.75~1.00 mg/(kg·d)或地塞米松0.2~0.3 mg/(kg·d),治疗1~7 d后体温降至正常,9~33 d增大的浅表淋巴结消失,泼尼松逐渐减量,维持4~8周停药。另12例患儿体温自行降至正常,平均热程(32±15)d。

    2 结果

    随访40例,时间6个月~5年,复发4例,分别于预后21 d、28 d、14个月和2年复发,1例病后4个月随访时出现低热、颜面部皮疹、口腔糜烂,ANA检查阳性,ds-DAN、Sm阳性,拟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3 讨论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3.1.1 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 SNL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本组相当一部分患儿存在EBV、CMV或COX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与国外研究结果相符[4],Charalabopoulos等[7]和Vassallo等[8]分别报道布鲁斯菌病感染和HIV患者可继发SN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