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4期
编号:13185337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8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李继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检测血脂水平以及判断临床疗效。 结果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能很有效地降低UAP患者血清TC、LDL-C,升高HDL-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缺血相关事件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75-02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pectoris,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阶段,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危险,需要紧急治疗的病症。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血脂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控制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为重要。另外,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效应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它在预防和阻断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以及突发事件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宽了他汀类药物适应证的临床应用范围,从而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目前临床降脂药物有很多种,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7月开始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长期口服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08年7月~2010年7月确诊为UAP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患者180例,其中男118例,女62例;年龄44~74岁,平均(64±13)岁;病程1~6个月;TC≥4.68 mmol/L,LDL- C≥2.60 mmol/L,无肝功、肾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患者。

    1.2 方法

    随机将入选病例分成两组,阿托伐他汀组(n=90)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加服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51408)80 mg,每晚饭后顿服;辛伐他汀组(n=90)在相同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利之舒,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10454)20 m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