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4期
编号:13185370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受体在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周围的变化及表达(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穆郑 李琳 朱正宏 刘海鑫 李婷
第1页

    参见附件。

     1.1.2 动物 3月龄SD健康雄性大鼠45只,体重160~220 g(购于江苏省疾病研究所)。

    1.1.3 实验仪器 ACCU-CHEK血糖仪(德国罗氏公司);岛津荧光分光光度计(RF-5301PC型);抗RAGE单克隆抗体(上海研生生化试剂有限公司);JJQ-P2016A生物组织切片机(武汉俊杰生物科技公司);奥林巴斯UIS2显微镜。

    1.2 方法

    1.2.1 2型DM大鼠模型的建立 所有的实验大鼠均适应性喂养2周,禁食12 h,随机分为DM模型组25只(防止中途死亡和建模失败)和正常对照组20只,先喂以高脂高果糖饲料4周,饮水为自来水,4周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1次,2周后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值,血糖高于11.1 mmol/L视为建模成功[3],不符合者剔除。正常组则注射等量枸橼酸钠溶液。DM模型组中22只血糖达到预期标准,剩余3只未达到上述标准被淘汰。在饲养过程中因血糖过高,模型组大鼠死亡2只。将剩余2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M组和DM种植组,每组10只。将20只正常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种植组,每组10只。

    1.2.2 植入种植体 手术区按常规手术备皮消毒,腹腔注射4%戊巴比妥钠(1.5 mL/kg)麻醉种植组大鼠,麻醉后于术区切开、剥离、露出骨面后定位,在生理盐水冷却下制备种植体窝,植入种植体,检验初期稳定性,创口对位缝合,术后给予青霉素粉剂预防感染。待实验大鼠苏醒后继续给予常规喂养,并检测DM组大鼠血糖,必要时按注射计量再注射1次,使其维持在实验模型范围内。

    1.2.3 采集样品 10周后测量血糖,再次称体重,然后在禁食12 h后下腔静脉采血后处死大鼠。种植组大鼠,于术区取下种植体,切取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非种植组大鼠,切取左侧胫骨近骺端约1 cm范围内骨组织,剔除包括骨膜在内的所有软组织,所取标本于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EDTA脱钙,乙醇中按顺序逐级脱水,种植组平行于种植体连续石蜡切片,取种植体周围4 mm的骨组织进行4μm切片行HE染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