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3185928
胰激肽原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 选择早期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胰激肽原酶40 U,肌肉注射,1次/d。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数值亦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Cr、BUN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结论 胰激肽原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胰激肽原酶;丹参酮Ⅱ-A磺酸钠;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 R25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83-02

    糖尿病肾病即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的病程改变主要是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壁增厚,基质增多,血管平滑肌和系膜细胞增生有关。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往往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患者重要的致残原因。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蛋白尿期),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逆转肾脏损伤,延缓病情进展。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0年9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3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有确切的糖尿病病史。②尿蛋白排泄率(UAER)增加,6个月连续尿检3次,其中有2次24 h尿白蛋白清除率(UAER)超过20~200 μg/min。行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以排除尿路感染和其他肾脏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增多。其中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等可逆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治疗组4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及胆固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给予积极降糖,良好的血压控制(<130/90 mmHg),在此治疗基础上两组均注射胰激肽原酶(济生,济南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H20056124)40 U,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诺新康,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H31022558)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

    1.3 监测指标

    尿蛋白各项指标(MA1b、TRF、β2-MG、α1-MG、IgG),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SCr、BUN、SBP等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尿微量蛋白及生化指标比较

    患者治疗前后TC、TG、IgG、SCr、BUN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Cr、BUN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MA1b、TRF、β2-MG、α1-MG、HbA1C、SBP治疗后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见表2 ~ 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年)空腹血糖(mmol/L)尿微量白蛋白(mg/L)

    对照组

    治疗组41

    4221/20

    22/2062.0±5.0

    61.0±7.08.7±3.1

    8.2±3.26.7±2.2

    7.1±1.3320.9±25.3

    291.2±39.6

    表2  两组尿蛋白等检测结果()

    组别MA1b(μg/mL)TRF(ng/L)β2-MG(μg/L)α1-MG(μg/mL)IgG(μg/mL)

    对照组

    治疗组

    P40.1±12.6

    11.7±3.40

    <0.015.70±2.30

    3.10±0.83

    <0.01 320.6±91.6

    149.27±29.6

    <0.0147.2±12.7

    17.8±8.40

    <0.0514.6±7.3

    9.60±5.10

    >0.05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TG(mmol/L)TC(mmol/L)SCr(μmmol/L)BUN(mmol/mL)HbA1C(%)SBP(mmHg)

    对照组

    治疗组

    P2.06±1.47

    1.30±1.21

    >0.055.13±1.48

    4.70±1.22

    >0.0578.00±11.10

    79.00±16.00

    >0.055.80±1.70

    5.90±1.80

    >0.059.87±2.10

    8.15±2.04

    <0.05161±29

    122±28

    <0.05

    3 讨论

    胰激肽原酶是从猪胰腺中提取的一种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循环系统酶[1],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是人体胰激肽原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激肽系统的主要限速酶,能使激肽原酶降解为激肽,通过激活激肽系统,作用于动脉壁和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和跨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胰激肽原酶还是一种活化因子,能激活纤溶酶原,提高纤溶活性,使血浆中纤维蛋白质含量下降。陈坚梅[2]研究认为胰激肽原酶降低尿微蛋白的作用与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血流变学从而控制蛋白尿的作用有关。

    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从丹参中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物质,丹参酮ⅡA是丹参中最丰富、结构最具有代表性的丹参酮[3],具有通经之功效,能改善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抗凝,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红细胞膜,减轻肾小球硬化[4]。同时丹参酮ⅡA具有减轻钙超负荷调节及调节钙稳定的作用,降低肾内高压,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5]。此外,丹参酮ⅡA能增强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注射液)的释放,具有抗氧化损伤,保护肾功能的作用[6]。

    本研究将胰激肽原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观察结果显示胰激肽原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更有效的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的排泄,而不影响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苏欣.怡开对DW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65-66.

    [2] 陈坚梅.胰激肽释放酶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1995,3:45.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121-1122.

    [4] 钟先阳,罗仁,魏连波,等.丹参酮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13-15.

    [5] 张洁,曾晓荣,杨艳,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丹参素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的激活机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5,19(3):270-273.

    [6] Lin R,Wang WR,Liu JT,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tanshinoneII Aonhumanum 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in juredbyhy peroxide and itsmechanism[J].Ethnopharmacol,2006,108(2):217-222.

    (收稿日期:2011-10-18) (陈冉焱 白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