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91743
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5期
     【摘要】 目的:探讨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30例,隨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研究组应用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中,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PPH; 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 结扎术; 直肠脱垂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5.0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5-0-02

    直肠脱垂疾病一般多发于儿童、妇女,它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指直肠黏膜、直肠全层、肛管向下移位。尤其长期腹泻、便秘等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直肠脱垂疾病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太明显的症状,患者只会感觉到排便异常,肛门坠胀等症状,如果直肠脱垂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脱垂,在临床中有一些疾病会引起直肠脱垂,比如内痔外痔、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等[1]。脱垂分为三度,一度脱出物长度为3~5 cm,颜色一般为红色;二度的长度为5~10 cm,颜色为淡红色,形状呈圆锥形,肛门松弛,排便后需要患者用手还纳[2];三度长度为10 cm以上,形状为圆柱形,这种程度的患者很容易脱垂,不管是打喷嚏、咳嗽还是走路、久坐都会使其脱落。笔者所在医院在治疗一度及二度直肠黏膜内脱垂过程当中,使用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7年10月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30例,年龄35~64岁,男17例,女1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排除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对照组,年龄35~63岁,平均(52.2±2.3)岁,研究组,年龄35~64岁,平均(53.4±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自愿接受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首先要对患者的肠道进行清除,采取腰麻,折刀体位,在患者扩肛的4指后要把肛管器放在里面,并且将其固定。在齿状线上约3 cm处行荷包缝合,将荷包线拉紧找到吻合的直肠黏膜并将其切除,在退出吻合器前要闭合30 s[3],如果在吻合口出现出血,可以肠线缝合或注射消痔灵,PPH后还有部分松弛的直肠黏膜采用消痔灵注射,使局部粘连固定。

    研究组用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折刀体位;腰麻满意后,取折刀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固定扩肛器,在齿线上约4 cm及

    4.5 cm处的直肠黏膜下层分别做2个荷包缝合(若直肠脱垂较轻微可只做一个荷包),从侧孔引出荷包线,旋转尾部旋钮到位后激发开关,处理好吻合口,PPH切除黏膜宽度2~3 cm;在吻合口上3、7、11点处以3-0的可吸收肠线行直肠黏膜纵向柱状缝合,缝合5~6针,长度3~4 cm;吻合口下1、5、9点处行直肠黏膜结扎术,结扎黏膜2~3 cm。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肛门疼痛、急便感有明显的减轻,用力时无脱垂显现;有效:患者的肛门疼痛、急便感稍微减轻,用力时有脱垂感觉无须再次治疗;无效:患者的肛门疼痛、急便感没有明显的改善,用力时出现明显脱垂需要再次进行治疗。总有效=显效+有效。患者出现溃疡出血、皮肤瘙痒、水肿的现象不明显,说明不良反应低,反则,不良反应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半年后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上的直肠脱垂的病因有很多,比如患者的外伤、发育不良、排便习惯、长期负重等都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这种疾病还不容易治疗[4]。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现在的科技逐渐地发展,医学水平也逐渐发展,PPH在临床上也是广泛应用。PPH手术的好处有很多,相比其他的技术更加安全,治疗效果明显,操作更加的简单,不会复杂、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小,患者容易接受这种治疗方式[5]。PPH术是将患者的直肠黏膜切除掉,然后对直肠黏膜进行牵拉,使界面绷直。除此之外,PPH术还可以让直肠黏膜发展为无菌性的炎症,使直肠黏膜和肌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吻合口周围的组织粘连,直肠壁的厚度增加,使直肠壁的顺应性减轻来治疗患者[6-7]。在治疗直肠脱垂中,研究组使用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首先用PPH手术将患者已经脱垂的黏膜进行切除处理,对其进行缝合,对麻醉、操作全过程都要无菌,在对患者扩肛的时候选用圆形扩肛器(不通顺),把内栓取出来在将其缝合,并将扩张器进行固定[8]。尽力将术野显露出来,把远端的荷包线扎起来,治疗的重要的一步在于荷包,当缝合荷包时,找到一定的位置再将其缝合是很困难的,需要技术高超的医生进行操作,如果这一步出现了错误,则会导致患者手术之后有排便困难的现象。如果高度不合适,位置低了,就会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血,手术结束后伤口疼痛,现在临床中还没有明确确定的机制,所以临床中有许多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PPH在一开始的时候治疗重度内痔脱垂,有些研究表明这种手术也可以进行治疗直肠黏膜疾病,原理是要把直肠黏膜组织不需要的做去除,将已经脱垂的直肠黏膜向上吊起来,吻合后要形成无菌性炎症,直肠黏膜在直肠壁肌内,直肠变成正常的方位,从而使患者的粪便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从肛门排出。在进行手术的同时,也要将直肠上动脉的分支切断,从而使血流量减少,不仅治疗了直肠黏膜还治疗了患者的痔疮。进行荷包缝合的时候,双荷包是最好的,治疗效果比较完美,双荷包可以切除更多的黏膜组织。荷包的时候,深度应该在直肠黏膜的下层,位置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只有适当的位置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张力太大会出血;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的时间短,住院时间也缩短了很多,手术后患者痊愈的时间快,医生进行操作的时候也比较简单,还相比其他的治疗方法更加的安全。有关文献报道一些中医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方法,但是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的消息比较少[9-10]。研究组的一些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一般为便血、肛门疼痛、术后出血、急便感。术后尿潴留的症状运用PPH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及结扎术治疗比单纯用PPH的发生率低。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患者容易接受,术后的住院时间也会相对地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相对较低,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压力,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11-12]。, http://www.100md.com(朱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