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160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抗凝剂应用的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中应用抗凝剂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与探究。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重症肝炎患者分为参考组(21例)与试验组(21例)。参考组行枸橼酸抗凝人工肝治疗,试验组行低分子肝素抗凝人工肝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及临床疗效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参考组与试验组肝功能指标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肝功能指标改善状况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中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人工肝; 抗凝; 枸橼酸; 低分子肝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032-02

    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三分之二的重型肝炎患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乙肝病毒感染[1]。重型肝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在人工肝治疗中,抗凝剂的使用对治疗结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抗凝剂的应用可以较好地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降低出血倾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延长滤器寿命,进而最大限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3-4]。笔者所在医院将42例重症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现将其治疗效果作下列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2例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按数字法进行分为参考组(21例)与试验组(21例)。参考组中,女9例,男12例;年龄27~57岁,平均(37.34±4.58)岁;其中,中毒性重症肝炎患者7例,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6例,急重症肝炎患者8例;参考组21例患者共行人工肝治疗23例次。试验组中,女8例,男13例;年龄28~57岁,平均(37.43±4.54)岁;其中,中毒性重症肝炎患者8例,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6例,急重症肝炎患者7例;试验组21例患者共行人工肝治疗25例次。本次研究只采取患者首次人工肝治疗前后的数据做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下设备进行治疗:急性透析和体外血液治疗机(型号:multiFiltrate费森尤斯公司FreseniusMedicalCare)和膜型血浆成份分离器(型号:CascadefloEC-30W,厂家: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两组患者的抗凝剂选择:参考组使用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规格:200 ml∶8.0 g,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612)。试验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规格:1.0 ml∶5000AXa單位,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

    参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对参考组行人工肝治疗,PHD模式:留置股静脉血透导管,费森尤斯CRRT机选择CVVHD模式,膜型血浆成份分离器接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透析量2000~2500 ml/h,分离血浆量200 ml/h,在CVVHD治疗同时同步在外周静脉匀速输入同型血浆,血浆以200 ml/h在外周静脉补(或根据心率、血压情况而定血浆输注速度),血泵速度为120 ml/min。抗凝剂使用枸橼酸,枸橼酸泵速常规按血流速的1.2~1.5倍速度,自滤器前输入,在血路管的回血端侧补充10%葡萄糖酸钙。

    试验组治疗模式与参考组相同,抗凝剂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进行治疗,视患者的体重、PTA状况确定药物剂量。初始负荷剂量为静脉端给予首剂1000~5000 U,根据TMP值对持续泵入量进行调整,剂量选择为5~10 U/(kg·h),若TMP在治疗期间一直处在低值,可于治疗即将结束前1 h停止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对其临床疗效状况进行评估比较。肝功能指标内容包括:ALT(谷丙转氨酶)、TBIL(血清总胆红素)、PTA(凝血酶原活动度)、CHOL(胆固醇)四方面。不良反应内容包括:皮肤瘙痒、出血、代谢性碱中毒三方面。疗效判断标准:患者治疗后不良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不良症状基本改善,肝功能指标状况改善明显为有效;患者的不良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肝功能指标检测不合格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状况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ALT、TBIL、PTA、CHOL等肝功能指标改善状况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型肝炎属于内科疾病,大量肝细胞坏死是其主要病理特点,重型肝炎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重型期[5-6]。相关研究表示,采取人工肝配合相应的抗凝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可较好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降低病死率[7]。但由于肝衰竭患者普遍存在低凝血症现象,而个体化肝素的剂量使用则比较难把握,若用量不足,则会导致凝血事件的发生,进而阻碍了血液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若用量过大,则容易造成出血并发症,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抗凝方案进行治疗[8-9]。笔者所在科室常规使用枸橼酸抗凝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进行人工肝治疗,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抗Xa因子的活性作用达到抗凝效果,其抗凝血酶的活性相对较弱,血小板计数降低也相对较少,因而其出血危险性比较低[10-11]。同时,由于低分子量肝素的用量比较少,因而其凝血酶时间相对较短,进而可以起到高效抗凝的作用。枸橼酸抗凝因其局部抗凝的特点,因此其治疗过程中的全身出血风险小,滤器寿命长[12]。, http://www.100md.com(郑斌)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