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36期
编号:1298214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统计分析患者采取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均表现为高信号。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均为100%,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总检出率与T1WI、T2WI、FLAIR序列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患侧表观弥散系数、健侧表观弥散系数、相对弥散系数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急性脑梗死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诊断; 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060-02
, 百拇医药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表现为急性发作,且患者病情进展较快,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但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为临床早期诊断过程增加了难度[1]。临床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常采取CT平扫及磁共振成像,但上述两种方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不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在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诊断技术。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开始在院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且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以下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监测的效果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中制定的相关标准确诊为脑梗死;均为急性患者;发病时间≤24 h;患者家属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过程。排除标准:脑出血患者;其他脑部疾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45~79岁,平均(56.8±8.7)岁;疾病类型:急性期25例,超急性期5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常规头颅CT扫描,排除出现脑出血、脑部肿瘤及其他疾病患者。随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使用西门子MAGNETOM ESSENZA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检查前取下身体携带的相关不合格物件,指导患者静卧在扫描床上,嘱咐患者身体放松,并闭眼,保持身体放松,使大脑保持清醒状态。先对患者实施常规磁共振检查,选择正交线圈,使用头罩将患者头部固定,可根据检查者实际状况使用垫料辅助完成患者头罩松紧度调整,保证患者检查过程中头部出现晃动而影响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多层面扫描,行SE或快速SE序列扫描,包括T1WI、T2WI、FLAIR序列等。随后再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时选择SE序列行T2加权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相关参数设置为:层厚6 mm,层距1 mm,矩阵64×64,FOV=24 cm,快速自旋回波T2WI矩阵为193-255,TR设置为3600 ms,TE设置为84 ms,在FLAIR序列中将TR设置为8000 ms,将TE设置为80 ms。
, 百拇医药
    检测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西门子新沟通图像处理软进行图像数据预处理,经过格式转换、校正时间程、校正头动、图像配准、图像分割、空间标准化、平滑等相关处理过程后,再进行图像分析。

    1.3 观察指标

    阅片过程需由医院影像科2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完成,阅片后取统一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若结果不一致,则需在讨论后取统一意见。(1)统计分析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检测超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的图像信号状况。(2)统计分析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下不同序列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检出效果。(3)统计对比超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弥散系数状况:相对弥散系数通过患者病变位置表观弥散系数与对侧健康脑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的差值表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6 h;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为6~24 h[2]。

    1.4 统计学处理
, http://www.100md.com
    用SPSS 19.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检测超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的图像信号状况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取常规磁共振检查时,T1WI、T2WI序列表现为正常信号,弥散系数图表现为低信号,FLAIR序列信号部分缺血区域表现出现轻微升高状况。而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表现为高信号。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常规磁共振检查时,T1WI表现为正常信号,T2WI序列信号表现为轻微升高,FLAIR序列信号表现为高信号;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表现为明显高信号。

    2.2 不同检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的检出效果

    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均为100%,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总检出率与T1WI、T2WI、FLAIR序列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2.000、13.469、7.925,P<0.05),见表1。

    2.3 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不同时期患者的弥散系数检测结果, 百拇医药(谢飞 王华斌)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