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7期
编号:12859328
颈椎不稳致颈性眩晕的临床干预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7期
     1.3.3 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颈性眩晕患者对颈椎牵引治疗反应较敏感,一般采用小重量牵引。小重量牵引能够使寰枢关节处于中立位,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使扭曲于横突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减轻局部炎性水肿。一般采取坐位牵引,每次20~30 min,每天1~2次;症状较重,不便下床的患者采取卧位牵引。要特别注意牵引重量及角度。牵引重量要轻,可以从1 kg开始,逐渐增加;以牵引治疗的时段内患者无明显不适,可以耐受为准,最大不超过5 kg。牵引角度一般要求颈部前屈10°~15°。牵引过程中如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加重、恶心、心悸。应停止牵引,平卧休息。

    1.3.4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中医强调动静结合。功能锻炼可使气血充盈,经络通畅,肌肉韧带强健。通过长期的临床应用设计出一组专用于颈椎失稳患者的早期颈肩部肌肉锻炼操,删除了其他操中颈椎关节的旋转屈伸动作,加强了颈部及周围肌肉的收缩伸展运动。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颈肩部肌肉收缩及舒展牵拉的功能锻炼,提高了颈部肌肉及韧带的力量及韧性,达到恢复颈椎内外平衡的目的。锻炼时间于患者眩晕症状得到控制后开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