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6期
编号:1285864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两种不同通气方式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6期
     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时间长于有创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组8例中转有创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组均可改善呼吸情况,最后顺利撤除呼吸机,有创通气组有效率高于无创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阻肺主要是以气流阻塞为显著特征,在急性加重期因肺部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呼吸道黏膜肿胀等引发呼吸阻力增大,使患者呼吸功增加,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导致2型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需要紧急处理,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改善呼吸衰竭[3]。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住院、致残甚至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4]。

    机械通气是改善通气,纠正低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手段。COPD急性加重合并2型呼吸衰竭早期,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此时应用无创通气可获得良好的疗效[5]。给予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可以保证有效的通气,降低氧耗量,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有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恢复[6]。本文在COPD合并轻度2型呼吸衰竭(60 mm Hg≤PaCO2≤80 mm Hg)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