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15
编号:13642328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5
     【摘要】 目的:分析某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glucocorticoids,GCs)合理应用水平,提出改进策略。方法:分别就医院住院全身应用GCs处方、门诊开据GCs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GCs处方常见于皮肤科(48.97%)、耳鼻喉科(26.54%)等,联用25例,常用药品地塞米松注射液(28.08%)、卤米软松膏(25.98%)等,前四位合计74.43%;住院处方GCs、DDDs、DDDc均存在异常;住院GCs全身给药者男女比0.83∶1,<20岁者占11.80%,≥61岁者占21.40%,危重症9.46%,常用于肿瘤科、乳腺科、血液科、神经外科;治疗目的主要为增强止吐40.94%、抗炎20.24%、抗过敏15.16%例、抑制免疫9.52%、联合化疗6.38%、其他7.76%;不合格用药比重149份,占13.77%。结论:门诊GCs多用于皮肤科,中年人比重高,以四类药品为主;住院患者以五类药品为主,不同药品使用频率差异较大,使用者女性居多,<20岁、≥61岁者比重可观,使用患者科室来源广,使用目的较明确,多联合其他药物。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合理用药水平;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52-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5.08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肾上腺皮质分泌内源性物质仿生药,是治疗各类自身免疫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药,在内分泌肿瘤、感染性休克、器官移植、重型肝炎、腹部大手术等危重症治疗也发挥重要作用[1]。GCs按照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类,有文献报道约有1%~3%成人长期运用技术,22%使用GCs患者用药时间超半年以上,17.5%用药超2年,提示GCs具有长程依赖,成为替代治疗重要药物[2]。药物具有与生俱来的使用风险,GCs也不能例外,不合理用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带来潜在的组织器官伤害。非典期间,超大剂量GCS引起1/3~1/2 SARS医护员出现股骨头坏死,这一数字十分惊人[3]。据统计约有7%~60%短期高剂量、长期运用GCs患者伴有不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轻者出现肌痛、皮肤炎症,重者出现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致死性疾病[3]。国家卫生部颁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将GCs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重点关注目标[4]。本次研究就某院GCs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究,评价合理应用水平、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全身应用GCs患者、门诊开据GCs处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调取处方,收集GCs种类、规格、剂型、用量、销售金额、用途等信息。计算用药频度DDDs(defined daily doses)、日均费用DDDc(defined daily dose cost),参照《中国药典》推荐DDD(defined daily dose)限定日剂量标准评价合理应用水平。

    2 结果

    2.1 门诊处方

    2.1.1 科室分布 门诊处方中,按照比重大小,从高至低分别为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儿科、内科,见表1。

    2.1.2 主要药物 门诊处方,GCs多为单用,联用25例,使用频数前四位分别为地塞米松注射液、卤米软松膏、曲安奈德益康坐褥软膏、强的松片,四者合计症74.43%,见表2。

    2.2 住院全身应用处方

    2.2.1 药品一般情况 销售金额:门诊GCs全身用药销售金额,前五位分别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40 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0.5 g)、地塞米松针(5 mg)、氢化泼尼松针(10 mg/2 ml)、甲泼尼龙片(4 mg),构成比分别为40.11%、25.82%、19.53%、6.66%、3.76%,合计95.88%,其他占4.12%。(1)DDDs排序前五位:地塞米松针(DDD=6 mg/d)176.31、泼尼松片(DDD=50 mg/d)70.82、地塞米松片(DDD=3 mg/d)61.29、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DDD=40 mg/d)46.43、甲泼尼龙片(DDD=24 mg/d)16.84。合计380.78。(2)DDDc排序前五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0.5 g)312.84、氢化泼尼松针(10 mg/2 ml)100.74、复方倍他米松针(7 mg/ml)48.04、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40 mg)30.26、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针(50 mg)19.99元。

    2.2.2 患者情况 年龄与性别构成:共调取处方1082份,涉及患者930例,其中男421例,女509例,年龄3个月~86岁,平均(44.2±11.8)岁,<20岁者104例,≥61岁者199例。病情严重程度与住院时间:(1)共涉及患者930例,其中病情一般754例,急症88例,危重症88例;(2)住院时间1~80 d,平均(10.9±8.1)d,P25为6 d,P75为15 d。科室分布:930例患者,按照构成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肿瘤科170例,乳腺科136例,血液科64例,神经外科61例,其他499例。治疗目的:1082份处方,按照使用目的构成比重从高至低前五位分别为增强止吐443例、抗炎219例、抗过敏164例、抑制免疫103例、联合化疗69例、其他84例。联合用药:联合用药408份,联合药物前五位分别为免疫抑制剂160份、喹诺酮类药物65份、排钾利尿剂51份、非留体消炎抗炎药48份、抗糖尿病药45份、其他39份。

    2.2.3 常见不合理用药 (1)外科:使用疗程过长,如白内障术后口服30 d;药物选择不当;用药间隔不当;(2)内科肿瘤疾病治疗: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过度,联合用药失当,疗程过长;(3)内科疾病:无指征用药,药物选择不当,用法与用量不当。1082份处方,其中不合格用药比重149份,占13.77%。, 百拇医药(阳怡 自兆、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