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2
编号:13657736
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2
     3.2 深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机构改革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两者相互促进[7]。尽管现代医学模式已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同,但目前在医疗实践中,还存在着医学模式转变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应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首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内涵。在医疗机构内加强现代医学模式的教育,推行“大卫生观”,使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能以患者为中心,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医疗、心理、社会等多层次的卫生服务。其次,改革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医疗卫生机构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医务人员认识到以医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经过时,自觉为患者提供医患互动的服务,要把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深化医疗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增加医疗质量服务管理工作透明度,接受舆论监督。最后,尽快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患者合理分流。在城市,逐步把过去市、区、街道三级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二级的结构,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职能,正确处理医疗中心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要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以办好乡镇卫生院为重点,使之逐步能够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
, 百拇医药
    3.3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现代医学模式对人们健康保健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要求人们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积极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8]。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健康目标的基础,是现代医学模式最完整的实践形式。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过度依赖政府财政预算投入;基层政府、卫生部门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足;社区全科人才资源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仍以医疗为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开展较少;服务层面还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缺乏提供心理、社会的预防与治疗,不能从多方面满足居民的需求[9]。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提高社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适用型全科人才。还应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使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从单一的医疗向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
, 百拇医药
    3.4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制

    双向转诊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性、连续性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患者有序流动的管理制度[10]。双向转诊有利于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分工合理的医疗服务格局的形成,实践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学目的和要求。但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制度尚未成型[11]。因此,应建立互信机制,调节多方利益,加强监督管理;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并适当拉大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差距,确定医药费用不同的自付比例;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工作;还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和资源配置优化调整。社区首诊制度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需首先到社区卫生机构接受全科医生诊疗的一种制度,是有效实现双向转诊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12]。因此条件成熟时应逐步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制,充分发挥全科医生充当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胡琳琳,胡鞍钢.从不公平到更加公平的卫生发展:中国城乡疾病模式差距分析与建议[J].管理世界,2003,19(1):78-87.

    [2]董伯森,张炎.医学模式转变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和作用[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5):390-391.

    [3]冯毅翀.现代医学模式与医院组织变革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赵林海,江启成,汤质如.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7):27-29.

    [5]王小合.关于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04,7(5):213-215.

    [6]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EB/OL].[2010-4-25].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zcfgs/s9664/200904/40031.htm.
, 百拇医药
    [7]张洪芹,李兆松,张怀斌.论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疗机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1(5):42-44.

    [8]曹永福,陈晓阳,王云岭.对“医疗服务商品和市场”存在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理性思考兼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5,26(10):23-26.

    [9]顾昕.政府转型与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取向[J].学海,2009,20(2):38-46.

    [10]黄存瑞,陈金华,彭晓明,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5):290-291.

    [11]李芹.浅谈社区医疗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149-150.

    [12]马亚楠,何钦成.社区全科医生首诊制是实现双向转诊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3):27-29.

    (收稿日期:2014-07-31) (编辑:欧丽), 百拇医药(汤志萍 黄婉霞 王富云)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