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9
编号:13659673
甲状舌管囊肿35例治疗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9
     【摘要】 目的:分析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法。结果: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3例1次手术治愈,2例复发后再次手术治愈。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咽瘘、舌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治疗中应切除部分舌骨及周围可疑病变,注意本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甲状舌管囊肿; 诊断; 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44-02

    甲状舌管囊肿是常见的颈部先天性疾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胚胎期甲状舌管未完全退化消失,上皮残留形成,通常表现为颈部中线部位可压缩性的肿块,一般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1]。甲状舌管囊肿影响美观,也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目前主张发现后早期治疗,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属手术切除。不恰当的手术方式会造成术后的复发,给患者增加痛苦。笔者对其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甲状舌管囊肿患者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45岁,平均30岁。病史最长者20年,最短者15 d,平均病史6年。囊肿直径1~6.5 cm。临床表现为位于颈前肿块,表面光滑,随吞咽运动而活动,表面与皮肤无黏连,大多患者无疼痛,合并感染者有明显压痛。根据肿块与舌骨的关系,其中舌骨上5例,舌骨水平10例,舌骨下20例。本组病例中有3例合并感染。均为单纯囊肿患者,无颈前瘘管患者。所有患者为初次手术。术前均行颈部彩超检查确诊,并在颈前位置探及正常甲状腺,20例患者行颈部CT检查,15例患者行颈部MRI检查确诊。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全麻。仰卧,气管插管全麻,并肩下垫枕,切口局部注射加入0.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浸润。沿囊肿表面切口,采用Sistrunk术式,切除范围包括甲状舌管囊肿及瘘道、舌骨中段及部分舌骨舌肌[2]。对反复感染致与周围组织粘连者,行扩大切除,范围包括双侧部分粘连的舌骨下肌群,舌骨周围大部分的脂肪筋膜;术中解剖到舌骨时,将囊肿与舌骨粘连部显露清楚,用舌骨剪于囊肿附着之两侧剪断舌骨,剪除舌骨约1.0~1.5 cm,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剪断舌骨后钳夹舌骨体中部向外牵拉,继续向舌盲孔方向分离瘘管,直到舌体内。连同周围部分组织做柱状切除。到达舌盲孔时,由助手经口向前顶压。术腔用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止血,可吸收缝线逐层缝合,消灭死腔,皮肤采用皮内缝合。本组病例中10例可观察到瘘管穿过舌骨,其余患者从舌骨内侧穿过或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瘘管走行。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于感染期手术,其余2例感染患者均于抗感染治疗后2个月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3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病理特点为:囊壁由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囊壁内无淋巴组织。未发现癌变现象。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咽瘘、舌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其中10例患者术后颈部切口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压迫感并有局部肿胀,术后经理疗等消失。33例患者随访长者3年,短者0.5年,均未见复发。其中术后复发2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

    3 讨论

    3.1 甲状舌管囊肿的成因

    胚胎期甲状腺始基在向尾侧下移过程中,形成一条与始基相连的细管,叫甲状舌管,在胚胎6周时,甲状舌管开始退化,第8周时甲状舌管完全消失,若未完全消失,则可形成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管,由于甲状舌管退化时,左右两侧软骨性舌骨开始在中线融合,因此未萎缩的甲状舌管可位于舌骨腹侧或背侧,也可能被包围在舌骨之中[3]。
, http://www.100md.com
    3.2 甲状舌管囊肿的表现及鉴别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于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中线的任何部位,但85%发生于甲状舌骨膜处。囊肿大多居于颈部正中,也有少部分偏于一侧。一般无任何症状,囊肿如较大可有颈前紧迫感等,合并感染则增大迅速且疼痛加重或伴有发热等。一般质地较韧有弹性,与表面皮肤无粘连,穿刺可抽吸处淡黄色液体。囊肿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反复溢液的瘘管。甲状舌管囊肿发生于新生儿有时会引起呼吸道的梗阻,重者危及生命[4]。颈部B超及CT、MRI可提示肿块的大小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甲状舌管囊肿的CT特征性为颈前边界清的低密度病变,通常是圆形和椭圆形,少数表现为不规则形,伴囊壁强化。感染可使囊肿的密度接近或等同于软组织,偶可见分隔[5]。但亦应注意本病的鉴别诊断,一般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异位甲状腺:其多位于舌根部,少数位于颈前正中者应注意鉴别,可行彩超或甲状腺核素扫描进行区分。曾有异位甲状腺的乳头状癌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的报道[6]。(2)皮脂腺囊肿或皮样囊肿:一般位置表浅,易与表面皮肤粘连,不随吞咽及伸舌而活动。穿刺无液体吸出。(3)颏下淋巴结炎:位置一般较高,多位于下颌骨下缘的下方,局部可与压痛,有时可在口腔或下唇找到感染病灶,细胞穿刺有助于鉴别。(4)甲状腺良性肿瘤:表现为颈前无痛性肿块,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软,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彩超检查及CT检查可明确诊断。
, 百拇医药
    3.3 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

    甲状舌管囊肿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因其有癌变可能,再者如果发生感染,则造成瘘管周围组织的粘连,手术时解剖层次不清,容易导致残留。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经典的sistrunk术式可将复发率降为3%~4%。术中注意勿用力牵拉组织,以免将导管拉断,在切除舌骨中段时适当增宽,接近舌盲孔处注意荷包缝合或电凝,Horisawa等[7]发现在舌骨水平甲状舌管分支最远距中线是0.96 cm,要求切除舌骨中段至少1.0 cm以上并切除其附着组织。Sattar等[8]报道切除舌骨者术后复发率为5%,而未切除者则高达20%。可见术中切除部分舌骨在此手术中的重要性。术中如囊肿破裂,无法分清正常组织与囊肿时,可进行扩大切除,可疑组织尽量切除干净,防止囊肿壁或瘘管残留,增加复发的可能。避免感染期手术,感染期手术因术区组织处于炎症状态,较易出血,瘘管壁及小分支韧性差,分离时容易断裂,使术后易复发。对于复发的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管患者,朱立新等[9]提出采用颈中线整块切除进行治疗,术后效果较好。但仅限于复发患者,因本术式创伤较大,且有颈动脉损伤的风险和伤及喉体的可能性。此外,切除舌骨时不可过多分离或剥离其表面的肌肉或结缔组织,否则可能会导致舌骨表面的瘘管切除不彻底。在手术治疗本病的方式中,也有采取腔镜下手术,但此方法操作复杂,对于技术方面要求较高,不太具备实际的推广应用价值。对于术前使用美蓝囊肿内注射进行示踪的方法,因囊肿壁较薄,如果术中破裂则污染术野,造成解剖结构不清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对于是否使用美蓝有不同的观点。亦有作者支持在术中使用美蓝进行瘘管的追踪[10-11]。, 百拇医药(李辉 李继红 周卫东 周建业)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