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9
编号:13659339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卓雅芬 孙志纯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单纯糖尿病组)、B组(单纯冠心病组)、C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心脏HRV均低于D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心脏HRV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人体的心脏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是心脏的加速神经,其兴奋性增加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减速神经,其兴奋性增加时心率减慢。其调节作用以迷走神经占优势。心率变异性(HRV)是指每次心搏间的微小差异,是窦性心律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在生理条件下,其产生是由于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活动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断受到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之间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故心率变异性是判断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常用定量指标[4]。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状态下,可出现心率变异性减低。国内外研究证实,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其值变小反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和/或交感神经活性增高[5-6]。

    表1 四组24 h HRV的比较

    组别SDNN(ms)SDANN(ms)RMSSD(ms)PNN50(%)

    A组(n=30)98.42±12.9477.82±20.5811.87±5.825.04±2.42

    B组(n=28)10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