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9
编号:1365937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房颤发生与脑钠肽、左室重构的关系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李锦玉 马晶 胡春燕 李志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是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最强标记物[5]。BNP在心衰的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房颤发生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密切关系,前壁心肌梗死房颤发生率为58.4%,下壁心肌梗死房颤发生率为22.4%。通常认为因下壁心肌梗死受累心肌数量少,严重并发症少,比前壁心肌梗死预后佳[6]。前壁心肌梗死后出现左心室机械重构及电重构,使左心室舒张期末压、肺动脉楔压增高, 以及左心房扩张伴左心房压增高,易发生心房颤动,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7-8]。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由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闭塞所致,使房室结动脉及左旋支的心房旋支血供障碍,心房出现机械、电重构,从而出现梗死后的心肌反应。本组心房颤动组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占85.4%,住院死亡率高达56.2%,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提示新发心房纤颤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死亡率也较高。

    本文由于心房颤动病例数较少,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尚需大样本资料进一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房颤发生与BNP、左室重构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