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3
编号:13710640
哺乳期乳腺炎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25日 侯茹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乳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4例哺乳期乳腺炎的声像图特点,以期提高对乳腺炎声像图的认识。结果:1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声像图全部表现为低、无回声病灶,21%表现为形态不规则,79%边界清,以外上象限及乳晕区更为常见。彩色多普勒血流多可获得静脉频谱,多伴有导管扩张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超声对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率高,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超声; 图像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056-02

    哺乳期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以初产妇为常见[1]。急性乳腺炎发展形成脓肿,传统方法是切开引流[2]。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乳腺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4例患者,维族11例,汉族3例,均为哺乳期女性。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患者年龄18~32岁,平均24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所有患者行超声检查后,均经穿刺及手术证实诊断。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迈瑞DC-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0 MHz高频探头。充分暴露胸部,常规对双侧乳腺及腋窝检查。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扫查,重点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后方回声、肿块内部是否有分隔,并用探头加压,注意形态有无变化,最后用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肿块内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取样框大小使其包括病灶及其周边1 cm范围。确定穿刺部位,并做体表标志。

    2 结果

    2.1 定位率与定性率

    本组14例患者入院后行乳腺超声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肿块定位及穿刺,术后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超声显示结果与穿刺结果对照,超声定位率达100%。超声定性率达100%。

    2.2 病灶数目

    本组14例患者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