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7
编号:13727007
彩超在诊断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孙春雷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彩超对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彩超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彩超检查出颅外段椎动脉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CDFI)及频谱多普勒(PW)的异常结果,并将其与头颈部CTA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椎动脉V1段狭窄>50%或闭塞的患者60例(38.0%);椎动脉V2段狭窄>50%或闭塞的患者10例(6.3%);椎动脉V1、V2段完全闭塞的患者13例(8.2%);V1、V2段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改变(提示椎动脉V3段或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存在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63例(39.9%);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8例(5.0%);椎动脉变异的患者4例(2.5%)。与头颈部CTA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彩超对颅外段椎动脉的检测具有无创、方便、直观的优点,能够快速了解血管结构、走形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并可以通过对颅外段椎动脉频谱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分析,推断颅内段椎-基底动脉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后循环缺血提供主要依据。同时还可作为大批体检早期筛查椎动脉狭窄病变的可靠检查方法。

    【关键词】 彩超; 诊断; 后循环缺血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041-02

    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1]。根据其受累血管所供血范围的不同,可表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但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还是以头晕、眩晕为主,由于头晕、眩晕又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较为复杂,所以尽早明确诊断,对选择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判断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对208例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及头颈部CTA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彩超在诊断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主要症状为头晕或眩晕,其中男122例,女86例,年龄37~87岁,平均年龄62岁,诊断标准均符合2006年中国PCI专家共识[1]。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Aloka-α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0 MHz。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颈部,将头稍转向检查对侧,纵向扫查,显示颈总动脉图像后,探头角度稍作调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