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80082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25日 向旭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表现,并总结其病理解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典型病例的CT和MRI表现,对比各种扫描序列在现实病变特征上的差异,进行常规矢状面扫描。结果:CT表现为椎体后缘中央或者略微偏局限性骨质缺损,呈现类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密度和临近椎间盘相类似。MRI主要表现为病灶都位于椎体终板后部,而且终板都呈现不规则破坏和局限性骨质缺损,形成椎管狭窄,骨质缺损区的厚壁可以看见低信号阴影,经过扫描现示凹陷的终板有不规则增厚,与CT上软骨结节周围骨质硬化相吻合。结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和CT表现均具有特征性,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或者腰椎软骨板破裂症都不能准确概括该病的主要特征,但是目前还没有更加合适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腰椎软骨板破裂症; 腰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 R681.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2-0049-02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主要是由椎间盘组织经过中板疝入到椎体的后上缘患者是后下缘的松质骨内,并且向椎管突出而使脊髓神经受到压迫的一种疾病,以前以为对此病的认识不足,经常会导致误诊的发生[1]。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就其发病机制、CT表现、鉴别诊断及称谓命名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42例,其中女18例,男24例,年龄13~56岁,平均20.9岁,其中年龄20~40岁23例,20岁以下8例,40岁以上11例,有4例患者有外伤病史。42例患者均是以腰痛为主诉就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