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2
编号:13759395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图像和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孙士梅 陈卫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卢戈液染色图像类型同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对135例可疑食管病变患者进行内镜下1.5%卢戈液黏膜染色。染色图像分为四类:第一类:深黄色,隆起感,边缘清楚嵌入状,褪色后呈粉白色;第二类:中黄色,介于深淡之间,病灶平坦,边界清楚锐利;第三类:淡黄色,病灶平坦,边界清楚但不锐利;第四类:棕褐色。检查后按上述标准记录归类。在不着色区或淡染区多点取活检送病理。将染色图像类别同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93.3%(14/15)、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的66.6%(8/12)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36.8%分布在卢戈液染色图像一类和二类之内,符合卢戈液染色后形成不同图像的原理和规律。结论卢戈液染色后形成的不同图像与活检组织学诊断密切相关。恶变组织暴露的程度是形成各类图像的病理基础。卢戈液染色有助于食管癌的普查、筛选及早期诊断。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卢戈液染色图像;内镜检查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据统计,其发病率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22.35%[1]。每年全国约有14万人因患本病死亡[2]。随着内镜设备的发展和碘染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了大量不同阶段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并随着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95%~100%[3],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累积5年生存率只有25%[4]。因此开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目前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的最佳方法。笔者采用内镜下卢戈液染色方法帮助识别早期食管癌和各类异型增生病灶。对135例高危患者的卢戈液染色黏膜图像与活检组织学的诊断进行对照分析,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5例患者全部选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76例、女59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3岁。纳入标准:(1)年龄>40岁,全部受检者同意此项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常规胃镜检查排除食管占位、Barrett食管、溃疡、大片糜烂;(3)无碘过敏史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4)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或不适,胸骨后烧灼痛、胸痛(排除心肺疾患)、反酸、食管异物感、食物通过滞留感等;(5)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轻度粗糙、小片状充血、糜烂病变,有微隆起、浅凹陷或颜色异常等。研究对象需满足以上标准的(1)~(3)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