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6
编号:13761910
内镜下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周雪涛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大肠癌;诊断;治疗;内镜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确诊时,常已到中晚期,疗效欠佳。早期大肠癌为癌细胞的浸润在黏膜及黏膜下层这一范围的任意大小结直肠癌[1]。由于病变对肠壁侵犯浅,复发及转移率低,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97%,而进展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40%~50%[2]。因此,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治对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此疾病的内镜诊断、治疗的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1内镜下分型的情况

    早期大肠癌可根据其在内镜之下的表现分为侧方发育型(LST)、表面型、隆起型这三型。隆起型又称Ⅰ型,可分为有蒂型(Ip)、亚蒂型(Isp)和广基型(Is)。表面型还可以称为Ⅱ型,其可分为Ⅱa表面隆起型、Ⅱb表面平坦型、Ⅱc表面凹陷型三型。Ⅱa还可以包括表面隆起中心凹陷(Ⅱa+Ⅱc)、表面隆起伴假性凹陷(Ⅱa+dep)两个特型。Ⅱc还包括表面凹陷边缘隆起型(Ⅱc+Ⅱa)。表面平坦型与表面凹陷型又称为denovo癌[3]。侧方发育型(LST)为向侧方生长比向上方生长强的一种低隆起病变,瘤体较大,病变最大直径在10 mm以上,外观为颗粒状或结节状群集,又称Ⅱa群簇型。分为颗粒型和非颗粒型。前者又分为颗粒均一型(homogeneous type)和结节混合型(nodular-mixed type),后者分为扁平隆起型(flat elevate type,FLST) 和假凹陷型(pseudo depressed type,FLST)。

    2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诊断

    内镜对隆起型大肠癌的检出率很高,可在直视下观察并取活检,而平坦和凹陷型病变往往容易漏诊。

    2.1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用色素喷洒于大肠黏膜,使普通内镜不能观察到的病变变得明显,并使表面凹凸明显。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业已证明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现率,并能更清晰显示所见病变的边界与表面结构,有利于内镜下初步判断病变性质。非着色性染色剂靛胭脂(Indigo Carmine)是目前最常用的黏膜染色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