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552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9
     3.9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选好穿刺部位后,按常规剃发,消毒皮肤直径>8 cm,取出留置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使针尖朝上,右手拇指与食指持针翼,在静脉走向最明显处后退0.3~0.5 cm处,针尖与皮肤成5°~10°角进针(肥胖者采用15°~30°角进针),进皮肤后即降低角度,平行进针,速度宜慢,以免过快穿破血管壁,见回血后局部即停止进针[4],左手固定皮肤不能松动,右手以大拇指与中指固定针心并将针尾稍抬起,用食指指背抵针柄轻轻将外套管向里推进0.1~0.2 cm。再将外套管与针心一起送入静脉,左手中食指按压套管顶端静脉,拇指固定针柄,右手抽出针心后固定。若为Y型留置针采用见回血后左手拇指抬起,拇指尖至于套管针的Y型开叉处,左拇指尖将套管针顶入血管,在左拇指尖将套管针顶入血管的同时,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针芯退出[5]。顶入与退出的力度和速度应一致,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的深度,送好管后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固定套管针头部,右手挤压输液器观察血管局部及回血情况,如局部无隆起且回血好,右手将针芯全部拔出,观察输液通畅后固定。

    4采取良好的固定方法

    4.1头皮固定法行头皮静脉穿刺前应剃净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固定。固定时必须使针头顺血管方向,针柄位置略高于针尖。第1条固定针柄,避免松手后针柄转动方向而使针尖滑落或刺破血管。第2条交叉固定,不能让针柄架空,必要时针柄下可垫一棉签。第3条在针头前方加固固定,同时将头皮针管以小弧形盘在一侧,弧度要小,以不打死折为宜,弧度过大,易使小儿手指套入抓脱针头。第4条将硅胶管固定在针头的旁侧、耳廓或颈后,防止其针尾处摆动,摩擦挤压针头,致使针头刺破血管发生渗液,同时可以避免因不小心碰触或被小儿拽出针头。若患儿出汗或头皮松弛难固定,可用一条长胶布绕头一周,这样牢固不脱。

    4.2耳廓固定法。

    4.3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法。

    4.4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技巧固定前要再次消毒,待干,用无菌贴膜覆盖,反折延长管要不影响小儿睡眠,另外须用胶布加固插在肝素帽上的头皮针,防止小儿躁动时头皮针从肝素帽处滑脱,也可加用自粘性弹力绷带或带小帽固定。对于留置足部者,可采用环行包扎、外套袜子、适当分开双足等方法。专人看守或适当约束小儿上肢。

    总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前提,选择合适的静脉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基础,运用适当的穿刺技巧及采取良好的固定方法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关键,这几方面处理得当,就可以大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马如姬.基础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2.

    [2]刘筱英,刘世华.护士操作技巧.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4-47.

    [3]刘海英,燕晓云,陈龙利.水肿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6):15.

    [4]廖欣荣,张燕萍,周晓燕.新法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探讨.当代护士,2006,1:71.

    [5]叶小玲.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针不同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当代护士,2010,5:72-73.

    【收稿日期】2011-04-13, 百拇医药(唐三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