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编号:13472872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腰椎爆裂骨折的价值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7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腰椎爆裂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统计手术病理结果, 比较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椎管狭窄、骨块及血肿的诊断情况, 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骨折及脱位的诊断情况。结果 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56例患者明确受累1、2、3个椎体者分别为38、11、7例, 共有80处存在椎体爆裂骨折, 且共有338处出现腰椎脱位。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椎管狭窄、骨块及血肿情况均优于X线平片检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中、后柱、附件骨折及脱位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 能够对其椎骨骨折、椎管累及与附件骨折等情况进行准确诊断, 从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立及实施, 利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腰椎爆裂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40

    腰椎暴裂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病, 是脊柱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神经损伤及韧带损伤等情况, 大多为不稳定型骨折, 若不能进行及时救治则极易导致患者残疾[1]。因此, 临床诊断中通过对椎体受累及骨折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了解, 进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2]。X线平片是较为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 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及影像學技术进步, 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提升疾病的检出率, 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本文选取5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5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4例, 女22例;年龄26~78岁, 平均年龄(40.5±17.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 重物砸伤19例, 高空坠落伤1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站立、翻身困难及腰背疼痛等情况, 且临床资料均完整。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检查:采用X射线机对患者腰椎正侧位进行拍片, 必要时可进行斜位摄影。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采用飞利浦6排CT, 相关参数设置为层厚1 mm, 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20 mAs。首先对患者进行轴位平扫, 之后进行重建获取相应图像, 重建层间距0.5 mm, 层厚1 mm, 将重建数据上传后进行相应的三维重建。由2名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医师进行阅片。

    1. 3 观察指标 统计手术病理结果, 比较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椎管狭窄、骨块及血肿的诊断情况, 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骨折及脱位的诊断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病理结果 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 56例患者中明确受累1、2、3个椎体者分别为38、11、7例, 共有80处存在椎体爆裂骨折, 其中累及L1~5椎节分别为40、23、5、9、3处, 且共有338处出现腰椎脱位。典型图片见图1。

    2. 2 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椎管狭窄、骨块及血肿的诊断准确情况比较 螺旋CT三维重建对椎管狭窄、骨块及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骨折及脱位的诊断准确情况比较 螺旋CT对腰椎中、后柱、附件骨折及脱位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爆裂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重物砸伤以及高空坠落等压迫脊椎导致, 脊柱损伤主要累及二柱或者三柱骨折, 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为主[4]。因此, 为保证手术取得较佳效果, 准确的临床诊断及术前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临床诊断中大多采用X线平片对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确诊, 该方式能够对椎体骨折的大致范围进行清楚显示, 但极易出现X线平片前后影响重叠情况, 对椎管脊髓的压迫程度不能进行有效确诊, 易导致漏诊,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严重影响[5, 6]。而螺旋CT三维重建则具有扫描快、分辨率较高及后期处理技术较强等特点, 能够对椎体骨折的部位、走向及附件骨折情况等进行清楚判定, 同时还能够准确显示椎管内高密度血肿以及脊髓损伤等情况, 利于治疗方案的确立及有效实施[7]。本研究结果说明对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 能够对椎管狭窄、骨块及血肿情况进行准确显示, 其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 利于患者病情确诊及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轴位平扫能够对椎管累及、狭窄程度以及骨折部位进行准确诊断, 但对于椎体的水平方向、压缩程度及脊柱脱位等则难以进行有效评估[8]。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采用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对小关节脱位及骨折等的检出情况。通过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在任意层面将骨折形态进行完整显示, 具有较强的立体性, 能够对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进行完整显示, 从而清楚显示脊椎是否存在脱位及后突畸形等情况, 对脊柱稳定性诊断具有较好效果[9]。同时, 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对患者微小的骨折结构进行全面探查, 尤其对于后壁骨折块、椎管狭窄及椎体粉碎等具有较高的检出率[10]。临床诊断中, 通过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显著降低对患者辐射剂的使用剂量, 并能够有效获取薄层容积数据, 有助于检查程序的进一步优化[11]。能够对脊柱创伤患者进行较为快捷且方便的诊断, 同时为模拟手术提供了全面、准确信息, 为患者进行复杂性创伤诊治及一站式检查, 从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12]。因此, 对脊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效果相对较好。, 百拇医药(叶柏林 屠永刚 陈绍琼 张贵彬 林焕西)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