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祛痰剂 > 燥湿化痰 > 温胆汤
编号:13484380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加味温胆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2
     【摘要】 目的 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加味温胆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2.06±3.21)、(33.52±3.05)分, 低于对照组的(47.26±3.57)、(49.63±3.4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失眠、口干、便秘、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67%、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6.67%、8.33%、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予以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加味温胆汤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且不良反应较少,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加味温胆汤;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50

    腦卒中又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好发于老年人, 通常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忽然发生破裂, 或是由于血管发生阻塞而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1]。经由临床研究,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其临床症状表现常可见头痛、呕吐、昏迷、偏瘫、呛咳等症状, 并且还经常引起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出现, 又被称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 同时由于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出现,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健康以及功能康复等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患者予以积极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将结合临床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予以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加味温胆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60~74岁, 平均年龄(67.59±5.71)岁。观察组中男38例, 女22例;年龄61~75岁, 平均年龄(67.85±5.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①参与对象皆符合《中国脑血管防治疾病》、《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评定标准;②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支持;③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辨证标准。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60~75岁;③既往无精神疾病病史;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患者;②具有心、肝、肾脏器功能异常疾病患者;③并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患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H. Lundbeck A/S, 国药准字J20100165)治疗, 早晨或晚上口服, 起始剂量10 mg/次, 1次/d, 1周后加量20 mg/次, 1次/d, 服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 加味温胆汤的组成主要为:姜半夏18 g、竹茹10 g、枳实(麸炒)10 g、陈皮6 g、茯苓10 g、甘草6 g、酸枣仁(炒)30 g、远志(去心)10 g、五味子10 g、人参3 g(单煎)、熟地黄6 g,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 以水煎服, 1剂/d, 分早、晚2次饭后服用, 2周为1疗程, 服用6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 评分越高, 症状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失眠、口干、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失眠、口干、便秘、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67%、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6.67%、8.33%、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由于语言能力丧失、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并且还会有原因不明的严重头痛症状, 使得大多数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障碍症状, 临床常见的主要有抑郁、焦虑、情绪不稳, 严重者还会有自杀倾向, 多数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共病症状, 主要是指患者同时存在焦虑以及抑郁障碍, 并且与单纯焦虑以及抑郁障碍相比,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更为严重, 病程更加缓慢, 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自杀倾向以及预后恢复程度等也较差[3]。

    经临床研究,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通常年龄大、起病晚并且以急性起病为主, 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 症状多变且容易反复, 各种躯体症状表现尤为突出, 常见的主要有悲观、消沉、忧虑、恐惧、疑惑、不安、疲乏困倦或心烦不寐等, 患者的病程往往慢性迁延, 具有反复发作且急性加剧的特点, 不经由临床治疗难以自愈, 并且患者若对临床治疗缺乏信心, 依从性差, 也会影响对患者的有效治疗, 因此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心理支持治疗以及药物治疗[4]。, http://www.100md.com(孙萍 韩英 丁昊)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祛痰剂 > 燥湿化痰 > 温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