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372827
不同手术时机对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及神经损伤恢复的效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及神经损伤恢复的效果。方法 60例

    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 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 每组30例。A组实施分期手术, B组实施一期手术。对比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级情况、术后72 h神经损伤指标水平。结果 A组GOS 5级5例、4级5例、3级8例、2级7例、1级5例, B组GOS 5级22例、4级6例、3级1例、2级1例、1级0例, B组GOS等级情况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72 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别为(38.9±4.0)ng/ml、(102.3±7.6)pg/ml、(1.9±0.2)μg/L、(6.9±0.9)μg/L, 均优于A组的(28.6±3.4)ng/ml、(141.1±12.5)pg/ml、(2.3±0.3)μg/L、(8.2±1.0)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手术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整体效果优于分期手术。

    【关键词】 多发性颅内血肿;一期手术;分期手术;神经损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6.015

    多发性颅内血肿具有病情重、发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的特点[1]。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从临床经验的总结来看, 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2];为进一步提高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通过病例比较的方式对比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 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

    A组和B组, 每组30例。A组患者中, 男18例, 女12例;年龄33~65岁, 平均年龄(53.3±5.7)岁;2处血肿患者17例, 3处血肿患者11例, >3处血肿患者2例。B组患者中, 男

    19例, 女11例;年龄27~61岁, 平均年龄(52.2±4.7)岁;2处

    血肿患者16例, 3处血肿患者12例, >3处血肿患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

    1. 2 方法 A组患者行分期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常规术前准备及麻醉, 将患者置于常规仰卧位, 行钻孔及骨瓣减压处理, 并将骨瓣回纳固定[3, 4];完成上述操作后, 借助CT检查患者血肿情况, 若患者血肿增大或占位则进行二次手术治疗。B组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术前准备及体位与A组一致, 以冠状口进行手术操作行骨瓣减压治疗, 并将骨瓣回纳固定, 两侧依次操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术后72 h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0 ml, 并将血液标本作常规离心处理, 抽取血清部分进行神经损伤指标(BDNF、NGF、MBP、NSE)相关检测, 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进行。②对比两组患者的GOS等级情况, 采用5级评分法:1级为死亡, 2级为植物状态, 3级为重度残疾, 4级为轻度残疾, 5级为恢复良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GOS等级情况对比 A组GOS 5级5例、4级5例、3级8例、2级7例、1级5例, B组GOS 5级22例、4级6例、3级1例、2级1例、1级0例, B组GOS等级情况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72 h神经损伤指标水平对比 B组术后72 h BNDF、NGF、MBP、NSE水平分别为(38.9±4.0)ng/ml、(102.3±7.6)pg/ml、(1.9±0.2)μg/L、(6.9±0.9)μg/L, 均优于A组的(28.6±3.4)ng/ml、(141.1±12.5)pg/ml、(2.3±0.3)μg/L、(8.2±1.0)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定义是患者存在2处或以上的血肿, 该部分患者普遍具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神经损伤修复是疾病治疗的重点,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确定了BDNF、NGF、MBP、NSE四项指标为常见的神经损伤程度和修复情况的相关指标[5]。

    BNDF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神经中, 当神经受损情况发生时, 本类蛋白作用提升, 对神经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NGF则是研究中发现较早的一种类神经因子, 神经受损时释放入血量明显增加, 随着神经修复表达水平会逐渐降低[6];MBP含多类碱性氨基酸, 神经受损时释放入血, 临床研究认为MBP一方面可作为神经损伤程度的判定指标, 同时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應用价值[7];NSE则广泛存在于人体神经组织和内分泌组织中, 随着神经受损程度的加深分泌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GOS 5级5例、4级5例、3级8例、2级7例、1级5例, B组GOS 5级22例、4级6例、3级1例、2级1例、1级0例, B组GOS等级情况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72 h BNDF、NGF、MBP、NSE水平分别为(38.9±4.0)ng/ml、(102.3±7.6)pg/ml、(1.9±0.2)μg/L、(6.9±0.9)μg/L, 均优于A组的(28.6±3.4)ng/ml、(141.1±12.5)pg/ml、(2.3±0.3)μg/L、(8.2±1.0)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分析, 一期手术能更好地控制手术创伤, 患者神经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患者后期进入康复阶段的进程更快。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指出, 一期手术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 可更加快速地缓解患者的颅内压, 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也会有明显的改善[8]。

    综上所述, 手术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的常用方式, 相对于分期手术而言, 一期手术能够更好地修复患者的神经损伤, 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而在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优先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盛坤, 黄玮, 胡伟玲, 等. 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时机与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评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4):3640-3641.

    [2] 高永军. 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时机与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5):69-71.

    [3] 李志营, 夏云, 郭晓鹤, 等. 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时机与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4):102-103.

    [4] 蔡书雄. 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91-92.

    [5] 邱乃锡. 双侧开颅治疗外伤性颅内多发性血肿的临床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7):10-12.

    [6] 王猛. 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7):94-95.

    [7] 张学魁, 孙德科. 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研究.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1):203-204.

    [8] 张成功, 于德强, 张宾, 等. 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3):51-52., 百拇医药(周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