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2944035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方法 64例外部性脑积水行CT检查的患儿, 分析其外部性脑积水脑室横径(VT)/颅腔横径(ST)率。结果 64例患儿行CT扫描, 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9 mm)64例(100%), 外侧裂间隙增宽(7~9 mm)42例(66%), 额顶叶脑沟增宽、边缘呈花瓣状34例(53%), 鞍上池增大10例(16%)。在30例复查患儿中, 23例与前面症状相比较有好转。结论 结合患儿CT扫描症状不同, 对外部性脑积水进行有效诊断, 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用, 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价值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48

    外部性脑积水是发生在幼儿阶段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通常发病年龄段在1.0~1.5岁、前囟未闭合之前, 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左右的婴儿期。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有一些头颅较大的新生婴儿, 在进行头颅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双侧额部或者额顶部有蛛网膜下腔增宽, 没有或仅有轻微脑室扩大, 在婴儿长到2~3岁以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