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5期
编号:12749443
精神病类药物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
     【摘要】 精神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 随着药学的发展, 精神病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疗效也非常显著, 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精神病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以及毒性的概况, 为精神病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疗效;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218

    抗精神病药物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 至今仍然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抗精神病药物目前按照投入使用的时间划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两大类。药品毒性反应是指正确诊断疾病并选择了合适的治疗药物, 但由于用药剂量过高或者用药周期过长, 甚至是机体特殊的遗传代谢特点而造成的特殊表现, 如变态反应等。药物副作用是指在药物的正常标准剂量使用下, 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副作用的出现可以预测, 但除了对症治疗或调节剂量以外, 并无更好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禁忌证是指药物具有特殊的药理或毒理作用, 对于某些患者的特殊体质而言, 服用会加剧机体的不良反应, 严重者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1]。

    抗精神病药物曾名为强安定制剂。常见的第一类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吲哚类、苯酰胺类等几大类别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