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5期
编号:12734876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方法 8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各40例。常规组患儿给予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蒙脱石止泻、益生菌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 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记录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粪便HRV抗原转阴率均低于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76、6.757, 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9、3.452, 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无创的方法, 联合常规疗法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提高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一种经皮给药、靶向给药(即电疗、灸疗、药疗)为一体的靶向给药治疗, 避免了药物在肝脏和肠道的“首过效应”, 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的进入人体, 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1]。本科近年来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获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接诊的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各40例。常规组中男2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14.4±7.6)个月, 平均病程(1.8±0.6)d;脱水程度为轻度13例、中度19例、重度8例。治疗组中男2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14.8±7.0)个月, 平均病程(2.0±0.5)d;脱水程度为轻度15例、中度17例、重度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①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2];②年龄≤2岁, 病程≤3 d;③粪便轮状病毒检查为阳性;④均兼有发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儿知情同意。

    1. 3 方法 常规组患儿给予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病毒、蒙脱石止泻、益生菌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将特制药贴(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山楂等)贴于神阙、天枢或中脘, 穴位可交替使用, 将电极固定在药贴上并调整所需参数, 治疗20 min, 24 h后取下药贴, 1次/d, 3 d为1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 记录退热时间、止泻时间,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消失, 大便性状及大便常规镜检均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及大便性状、次数明显改善, 且实验室检查未完全恢复正常为有效;症状、体征、大便性状及次数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及粪便HRV抗原检测比较 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粪便HRV抗原转阴率均低于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76、6.757, P<0.05)。见表1。

    2. 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9、3.452, P<0.05)。见表2。

    2. 3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出现1例脐贴部位皮肤轻度皮疹, 2例局部瘙痒, 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俗称“秋季腹泻”, 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 严重者可造成机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临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大多给予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 且治疗过程中患儿给药困难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是令医生和家长棘手的问题之一。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通过独创的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 提高皮肤的渗透压, 降低皮肤对药物吸收的阻碍作用, 加强局部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使药物能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的进入人体, 提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3, 4]。将特制的药贴置于神阙、天枢或中脘等穴位, 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向毛细血管转运, 进入血液循环, 发挥药效, 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 减少血药浓度峰谷变化, 使药效更稳定, 避免个体差异, 作用更持久。神阙穴位于脐中, 乃神气出入之门户, 药物通过神阙穴可借经络通路和经气作用达于全身各处而发挥治疗作用, 具有温通元阳、运肠胃气机、化寒湿积滞之功。现代解剖认为, 神阙穴血管分布的特殊性, 脐皮肤下面与筋膜直接相连, 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 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 药物经脐部吸收后极少通过肝脏而被代谢分解, 吸收后可直接扩散到静脉网而进入人体循环, 刺激神阙穴可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 提高免疫功能[5]。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经穴, 是治疗泄泻的要穴, 具有调理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 增强胃肠自身免疫力的作用[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 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7.5%(P<0.05), 常规组的粪便HRV抗原转阴率为57.5%, 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2.5%(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分别为(1.56±0.52)、(2.35±0.18)d,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8±0.56)、(3.56±0.35)d(P<0.05)。

    综上所述,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无创的方法, 联合常规疗法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提高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 张林, 施培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14.

    [2]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6):380.

    [3]何国华, 郑昌玲.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佐治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5):693-694.

    [4]蒋华英, 麻建辉.药物配合腹部理疗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24):38.

    [5]刘炎.中华脐疗大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8.

    [6]王琳, 逯娟娟, 宋媛媛.天枢穴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中医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2):73-74.

    [收稿日期:2015-08-14], http://www.100md.com(余晓虹 谢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