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1期
编号:12592496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对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5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 治疗后,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4例患者切口为Ⅰ/甲级愈合, 1例患者切口为Ⅰ/乙级愈合;52例患者术后1周左右拆线, 无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 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 均对症处理后痊愈;无一例患者出现肿物复发, 患者切口瘢痕不易发现, 且乳房形态、外观均正常。结论 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 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块;乳腺区段切除术;并发症;复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073

    乳腺良性肿块主要包括乳房纤维腺瘤、慢性乳腺囊性增生症以及乳导管内乳状瘤等种类, 发病人群以年轻女性为主。乳腺区段切除术以其具备的方便、经济、治疗彻底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1]。作者对本院收治的5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 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40.4岁;未婚20例, 已婚35例;就诊原因:42例乳房肿块, 8例乳头淡黄色溢液或者血性, 5例其他原因。

    1. 2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对所有患者通过采用X线检查、2个象限触诊、乳管镜、美国HPM2410A型彩超诊断仪、穿刺活检以及钼靶X摄片等检查确诊为乳腺良性肿块。其中, 7例乳腺脓肿, 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12例乳腺纤维腺瘤, 14例乳腺囊性增生症, 14例乳腺脂肪瘤。

    1. 3 方法 首先取患者舒适体位, 在患者头部铺垫海绵头圈, 将患者的病灶部位作为依据, 适当垫高患者患侧肩胛部位;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 将肿块象限作为定位依据;对肿块位置扇形皮下采用0.5%的含有2~5 μg/ml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给予局部浸润麻醉;然后逐步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 沿着乳腺表面分离皮瓣, 充分显露出需要切除的乳腺肿物;在腺体包膜外沿着皮下层进行分离, 直至分离到肿块位置, 运用常规方法将肿块切除;切除肿块时, 要注意保护乳腺导管, 并在皮下潜行, 游离到肿物局部, 切开乳腺腺体组织, 注意避免损伤乳腺导管, 并切除肿物游离;使用细丝或者可吸收缝线缝合皮内切口, 给予彻底止血处理后,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腺体和皮下组织;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周左右, 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检查切除标本。
, 百拇医药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肿块病变组织完整切除, 无一例患者为瘢痕体质。其中, 54例患者切口为Ⅰ/甲级愈合, 1例患者切口为Ⅰ/乙级愈合;所有患者的切口呈线状, 较隐蔽, 不容易发现;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 52例患者术后1周左右拆线, 无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 采取局部穿刺抽吸、理疗后痊愈, 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 服用抗生素抗感染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 无一例患者出现肿物复发, 患者切口瘢痕不易发现, 且乳房形态、外观均正常。

    3 讨论

    乳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近年来, 乳腺肿块发病率在不断提高。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 全球每年约有130万人确诊为乳腺癌, 约有1/3的患者死于乳腺癌, 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部分患者为良性肿块, 乳腺良性肿块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肿块类型, 患者主要伴有乳内肿块、乳房胀痛等症状。有调查表明[3], 在全部乳腺疾病患者中, 乳腺良性肿块约占1/3。由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坏死均由乳腺良性病变逐渐发展而来, 因此, 及时、有效的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 百拇医药
    目前, 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主要以手术为主, 但手术切除易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危害。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女性对美观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 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治疗彻底以及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为有效增强手术治疗效果, 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术前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相关知识, 并使患者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所了解, 树立正确认识, 患者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进而积极配合治疗。②明确需切除区段范围:将患者肿块部位作为调整患侧肩胛部位高度的依据, 能够使肿块表面腺体层变薄, 充分暴露肿块;操作时避免损伤乳腺导管, 要注重保护乳腺导管;切除肿块后要间断缝合乳腺包膜、创面以及皮下组织, 避免发生死腔残留情况;如切除创腔较大, 切除组织较多, 那么经切口引出安置的引流管,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形成血肿, 并降低感染率;一般情况下, 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如患者伴有乳头溢液症, 则可经原溢液的乳腺导管注入黄亚甲蓝, 进而有效将亚甲蓝染色肿块或者切除肿块分离。③选择合理的手术切口:选择的手术切口是否合理, 对保证乳头、乳房外形具有直接关系。以往放射状切口虽然能够暴露出肿瘤, 且操作较方便, 不易损伤乳腺导管, 但其术后会留下不易消除的瘢痕, 影响患者美观;乳晕弧形切口是乳房手术的最佳选择切口, 因为乳晕皮肤颜色深, 且会被结节样皮脂腺和皱纹掩盖, 切口隐蔽效果较好[4]。因此, 进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时运用乳晕弧形切口, 不仅不会影响美观, 而且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组结果表明, 52例患者术后1周左右拆线, 无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 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 均对症处理后痊愈;无一例患者出现肿物复发, 患者切口瘢痕不易发现, 且乳房形态、外观均正常。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 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术, 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疗效较满意。

    参考文献

    [1]赵静, 高贞, 李庆霞, 等.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诊治分析.临床误诊误治, 2014, 27(2):7-10.

    [2]彭烈娅, 胡玉美.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475.

    [3]李旭, 肖莹, 咸春静, 等.乳腺良性腺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吉林医学, 2012, 33(8):1725.

    [4]李玉梅.乳腺良性肿瘤312例手术治疗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24):81-83.

    [收稿日期:2015-01-26], 百拇医药(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