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608654
对比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取CT诊断, 而研究组采取MRI诊断, 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诊断异常阳性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诊断出颅脑损伤部位也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采取核磁共振诊断可取得更好的诊断结果, 异常阳性率更高, 而且颅脑损伤部位诊断更详细, 值得借鉴。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核磁共振;CT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43

    急性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以往诊断疾病采取CT扫描处理, 皆有很高的有效性, 应用比较普遍。随着核磁共振(MRI)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研究显示MRI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比CT诊断更有优势[1]。为了进一步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意义, 本院进行了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接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