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709983
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林琳 徐飞鹏 黄解元 许庆文 刘春安 黄哲 周才进 王玮尉
第1页

    参见附件。

     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是一种能量转换酶,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和小肠组织的胞质和线粒体中[8]。小肠黏膜及平滑肌细胞线粒体中的CK大量存在于胞质中, 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时, 细胞缺氧、酸中毒使细胞膜通透性不可逆性增加, 以至CK大量释放, 这种酶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即进入血液, 导致血液中CK不同程度增加。C-反应蛋白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由肝脏大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是历史上最早被认识的急性时相蛋白[9], 是人体内低水平炎症的敏感标志物[10, 11]。当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时, 受累肠段的血管内皮细胞、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这类介质直接经门静脉汇入肝脏, 诱发肝脏产生大量CRP进入血液中, 这个机制要较其他远离肝脏部位产生的介质刺激肝脏更早期更有效。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 再经过纤维溶解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殊降解产物,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临床上已经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 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诊断和排除诊断[12], 所以检测D-二聚体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时, 肠系膜局部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将会导致机体继发出现纤溶变化过程。

    本次实验中, 单纯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 而绞窄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性肠梗阻组明显升高(均P<0.001), 说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血清学水平无明显变化, 只有当肠管发生绞窄时血清学指标水平才会发生变化。另外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 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无肠坏死者其指标水平明显比单纯性肠梗阻组升高(分别为P<0.05, P<0.001, P<0.001), 说明这三个指标对肠缺血极其敏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