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3期
编号:12634880
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早期内镜检查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 对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特征及早期内镜检查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 对其病症临床特点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肠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 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危险性更高。早期内镜表现主要为一过型19例(73.1%), 狭窄型5例(19.2%)及坏疽型2例(7.7%);病变部位主要为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脾曲等;病理特点主要为结肠黏膜高度水肿、腺体结构破坏等。结论 急性腹痛、便血等症状均有可能与缺血性肠病有关, 未行肠系膜动脉CTA检查前, 早期内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内镜检查;临床诊断;意义

    缺血性结肠炎主要由结肠壁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引起, 从而使肠壁发生缺血性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缺血性肠病比较常见于中老年人, 腹痛、便血和腹泻是其主要表现。近年来,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 再加之人口老龄化等情况, 缺血性肠病在发病率上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但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不突出, 尤其是早期临床表现无太大特异性, 很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据王为等[1]报道急性缺血性肠病当前的平均死亡率在69%左右 ......
------
    王宏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对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特征及早期内镜检查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对其病症临床特点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肠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危险性更高。早期内镜表现主要为一过型19例(73.1%),狭窄型5例(19.2%)及坏疽型2例(7.7%);病变部位主要为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脾曲等;病理特点主要为结肠黏膜高度水肿、腺体结构破坏等。结论急性腹痛、便血等症状均有可能与缺血性肠病有关,未行肠系膜动脉CTA检查前,早期内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内镜检查 临床诊断 意义

    【分类号】R574

    缺血性结肠炎主要由结肠壁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引起,从而使肠壁发生缺血性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缺血性肠病比较常见于中老年人,腹痛、便血和腹泻是其主要表现。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再加之人口老龄化等情况,缺血性肠病在发病率上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