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210
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魏海英
护理随着分娩技术及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已经有所降低,然而仍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分娩后出现产大出血现象的86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 对产后大出血发生的相应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分别给予产妇不同的护理处理措施。结果多胎、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妊娠合并中重度贫血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经有效护理, 成功止血73例, 子宫切除10例, 死亡3例。结论早期识别、诊断及鉴别诊断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降低子宫切除率。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护理随着分娩技术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已经有所降低, 然而仍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 产科相关工作人员仍面临着重要挑战。产后大出血可导致短期内产妇大量血流失, 从而让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对产后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对本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分娩后出现产大出血现象产妇进行研究, 在对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的同时, 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法, 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分娩后出现产大出血现象的86例产妇, 年龄25~38岁, 其中初产妇51例, 经产妇35例, 阴道分娩39例, 剖宫产47例, 产后出血量:500~800 ml者26例, 801~1200 ml者46例, >1200 ml者14例。产后出血均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分娩24 h后, 至少有一次大量出血, 或者持续间断出血, 出血量>400 ml。86例产妇中, 出现失血性休克者28例, 出现焦急、急躁、烦躁不安等情绪患者58例。

    1. 2方法86例产后大出血产妇作为研究组, 选取通同期分娩后未出现产后大出血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观察本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并给予本组产妇有效的护理干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