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8098
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 临床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刘文静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探讨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常规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加行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冬眠1号;局部降温;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探讨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 对本院收治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男52例, 女36例, 最小年龄10岁, 最大年龄79岁, 平均年龄47.9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常规治疗, 即给予患者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防止脑血管痉挛、6-氨基已酸预防再出血及对症治疗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冬眠1号联合局部降温治疗。即给予患者冬眠1号合剂肌注治疗, 每次肌注用量及频率应以患者头痛、烦躁程度及患者年龄、全身情况、体重量等为依据进行确定, 剂量通常为1/4量、1/5量, 注射频率应为6 h/次、8 h/次或12 h/次, 使用时间应以患者病情缓解程度为依据进行确定, 治疗时间通常为7~14 d, 同时配合局部冰枕降温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