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2691896
C反应蛋白和microRNA应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
     【摘要】 冠心病主要由血管壁炎症反应所导致,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室颤等恶性症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占据首位。CRP和microRNA近年发现的冠心病相关因子,本文就这两个因子的生化功能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阐明其应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技术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 CRP; microRNA

    作者单位:524001 广东省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虽然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措施、抗血栓降血脂药物以及急诊PCI术等防治手段已经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占据首位。此外还有80%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引起,不稳定的粥样斑块会脱落形成血栓并阻塞相应的冠状血管,引起相应区域心肌细胞的缺血坏死,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易于引发心力衰竭甚至致死性心律失常。因此,对冠心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会经历一段较漫长的潜伏期,直至血管严重狭窄并出现心绞痛或是粥样斑块急性破裂、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等恶性症状时才容易引起重视,而此时已难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于是,开展冠心病致病因素的筛选和发掘,是从源头上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C反应蛋白和microRNA作为近年来引起关注的冠心病相关因子,已逐步成为病理机制研究和诊断应用开发等领域的热点。本文拟根据C反应蛋白和microRNA的最新研究进展,详述它们的生化功能及其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阐明其应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技术的重要价值。
, 百拇医药
    1 高敏CRP: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

    CRP是一类由肝脏产生,与炎症、组织损伤以及感染有关的急性期蛋白,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高敏CRP、IL6、细胞粘附因子1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冠心病事件的风险性息息相关。CRP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原因有以下两点:① CRP可以和血浆中的LDL和VLDL选择性结合,然后随着LDL和VLDL沉淀于动脉血管壁,导致动脉血管壁硬化变性。② CRP对组织因子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进而在血管壁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Liuzzo等[1]观察了35位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但无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现当高敏CRP在血浆中的浓度大于3 mg/L时,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几率增加。来自ECAT心绞痛研究小组的数据显示,高敏CRP的标准偏差增加可使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相对危险度(RR)升高。有学者认为,高敏CRP对冠心病危险度的预测价值远远大于TC、HDL、LDL等常用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生化指标,与IL6、细胞粘附因子1等相比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对那些有胸痛症状但CTnI为阴性的患者而言,升高的血浆CRP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有利的参考。Paul等[2]对28263名健康妇女(无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的病史)的血液样本进行CRP定量测定,在年龄吸烟匹配分析中发现,CRP含量高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概率是CRP水平正常或较低的妇女的7倍,提示CRP可作为健康中年妇女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还将CRP与其他常用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得出了CRP对于预测高血压、家族遗传性冠心病等疾病具有显著性优势的结论。但是CCGC[3]却认为CRP与冠心病无相关性。Jhon[4]的研究也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CRP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CRP是否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存在着较多的争议。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这一分子,需要在更大的样本和周期更长的研究中去验证该分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据的地位。
, 百拇医药
    2 MicroRNAs:心肌梗死新的特异性标记物?

    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24个单核苷酸、非编码的内源性小RNA分子,调控着人类超过30%的基因,至今发现的人类基因组中的miRNA分子已超过1000个。在miRBase收录的miRNA就有900多个。成熟的miRNAs通过与靶mRNA的3UTR端(非编码区)结合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mRNA的翻译或促进靶mRNA的降解来完成对目的基因的调控,是调节细胞增殖、定向分化及凋亡的重要因子。因此miRNA不仅参与了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生理代谢,在许多疾病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病。目前发现的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相关的miRNA分子有miR1,miR133a,miR208a,miR499,miR21等。例如miR133a,miR499[5,6]在心肌损伤时分泌量会增加;miR21[7]在大鼠心肌梗死区域表达量下降,梗死边缘则为上调。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Jing Ai等[8]发现miRNA1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患者QRS波群的异常增宽密切相关,推测其具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将miR1与具有平滑肌特异性的miR133比较,在心肌梗死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未见miR133的差异性表达,从而认为miR1可作为预测心肌梗死的血清特异性标记物。另外,Wang等[9]利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NA的水平,发现有909%(30/33)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iR208a水平显著升高,特异性达到100%,同时还在心肌梗死发生的4 h内检测了患者血清中的cTnI水平,其阳性率为85%(17/20),而miR208a的阳性率为100%(20/20)。这可能是因为特异性的心肌标记物cTnI大部分储存于肌原纤维内,仅有28%41%储存在细胞质基质内。因此在心肌损伤的早期,cTnI从坏死心肌中释放的量非常的少,难以检测,而miRNA主要于细胞基质中的蛋白结合,释放的量多,容易检测。组织不同,miRNA的含量也不同。例如,骨骼肌中含量丰富的miR1,miR133由于肌组织的损伤在大鼠假手术组中表达量也出现上升,以至于难和真手术组相鉴别。Olof[10]分析了心肌梗死发生12 h内患者的血清miR208a的水平变化,却未能检测到该分子的表达,而miR208b与原来的水平相比升高了3000倍,在心肌梗死3 d后仍在70倍左右的高度波动,对于和Wang的研究结论相反这一结果,Olof认为可能是因为miR208a的半衰期比较短,在循环血液中的含量随着心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导致心梗12 h后的血清含量明显低于4 h。综上所述,虽然许多研究认为具有心肌特异性或肌组织特异性的miRNA分子可做为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标记物,但是这一类分子是否真的能取代肌钙蛋白的地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百拇医药(高小新 陈灿)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