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750037
预见性护理措施防范门急诊输液室风险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采用预见性思维进行风险防范,使前馈控制成为管理主流模式,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法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保证护理安全。结论 应用预见性防范措施,加强标识管理,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查对。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护理安全;输液

    门急诊输液室在输液高峰时段,环境嘈杂,护士工作量大,患儿好动容易导致液体外渗出现重复穿刺以及频繁换座位,导致输液存在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如:在患者输液时出现输错液体、换错药液、漏输液体、更换药液不及时等安全隐患。而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1],运用预见性思维,改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模式,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防范措施,达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2009年8月至10月间,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400名,按照入院号位数的奇、偶性,分别在输液A、B区接受治疗与护理。A、B区分别接收患者200人,年龄0~14岁。A区采用传统输液管理方法,B区在传统输液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输液序号牌、药品存放盒进行操作。

    2 方法

    2.1 风险评估

    2.1.1 高峰时段 一年中的9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是患者就诊高峰,一周中的周一至周五上午 ......
------
    刘继萍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采用预见性思维进行风险防范,使前馈控制成为管理主流模式,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措施。结果保证护理安全。结论应用预见性防范措施,加强标识管理,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查对。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 护理安全 输液

    【分类号】R47

    门急诊输液室在输液高峰时段,环境嘈杂,护士工作量大,患儿好动容易导致液体外渗出现重复穿刺以及频繁换座位,导致输液存在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如:在患者输液时出现输错液体、换错药液、漏输液体、更换药液不及时等安全隐患。而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1],运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9 字符